二姑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我們班裡有個同學和他是一個村的,我同學家里人也想開個代銷店,鬼四兒就跟人說代銷店不好開,誰開誰陪錢,我同學她爹孃就打消了開代銷店的打算。我看這個鬼四兒就是怕別人開了代銷店,抗他的買賣,就連我們不是跟他一個村的賣東西,他也看不下去。”
“看不下去就看不下去吧,反正我們以後少去他那裡買東西,不跟他打交道了,他願意咋就咋,也就沒有啥事兒了。”
不管什麼事情,奶奶向來主張息事寧人,雖然鬼四兒為難了三姑,最後還是把三姑的錢還了回來,我們家算沒有損失。鬼四兒再精,他也沒有討到什麼好處,耽誤了他做生意不說,還落個糊弄孩子的名聲。
“鬼四兒越怕別人開代銷店抗他的買賣,那我們家就也開個代銷店,抗他的買賣氣死他。咱家裡有學習的東西都有,針頭線腦也有,就是沒有大鹽和洋取燈兒。爹,你有空了也去縣城進一袋大鹽,買進點兒洋取燈兒,再進點頭繩,鍋碗筷子。除了洋布一卷太多我們進不起,別的小東西,鬼四兒那裡有的,我們都進,他那裡沒有的,我們也進。”
三姑突然起了開代銷店的想法,她一說出來,別人沒有表態,奶奶第一個持反對意見。
“你說哩挺輕巧,鬼四兒常年守在代銷店,我們家裡要蒸饃饃,你爹還要去換饃饃。還有那麼多地,農忙的時候,連饃饃都是起早貪黑的蒸,哪裡還有工夫守著代銷店啊?”
二姑是個好熱鬧的,聽了三姑的提議剛想贊成同意,被奶奶搶先截住了話頭。等奶奶說完了,她立馬幫著找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用你們守著,反正我奶奶會算賬,也會認稱。平常奶奶也不去地裡,在家裡還能賣作業本和針線頂針,多賣點別的東西也能啊,反正一隻羊也是趕著,一群羊也是攆著。奶奶,叫你買鹽你會不會給別人稱啊?”
“幹別的活不沾閒,稱個鹽還是能的,你爹你娘不在家裡的時候,我也沒有少給人稱麥子稱饃饃,稱鹽跟稱麥子稱饃饃不是一個理啊?我這兒除了做飯,一天到晚沒啥事兒,閒著也是閒著,賣點東西還能有人來找我說說話。就是真要是開代銷店,要進的東西多了,得花不少本錢,你們去哪裡弄那麼多本錢。”
“本錢倒是有點兒,這二年換饃饃,攢了不少麥子。原先想著攢著,萬一以後有個災荒啥的,家裡有糧,心裡不慌。你看咱家裡的幾個甕都裝滿了,砌的幾個水泥池子也都滿了,再有就沒地方盛了。到了夏天,還怕生蟲子,每年都要倒騰著曬好幾回。我想把家裡的麥子糶一些,留著夠二年吃的就行了,反正咱每年地裡都打新麥子。每天換饃饃,多少也賺點麥子,不愁糧食了。”
自從三姑開始賣東西,爺爺也算過賬,賣的東西還不全,顧客也只是女人孩子,收入比種地也強。要是東西全了,顧客多了,收入可能會更好。更重要的是,爺爺走街串巷換饃饃,聽說還私人開代銷店合法了。
我們村裡沒有開代銷店的,我們家裡換饃饃,要是再開個代銷店,生意不會少。剛剛聽說開代銷店合法時只是想想,被我們三姑二姑一鼓動,爺爺真的心動了。
“你不要光聽倆孩子,想出一出是一出。開代銷店不是小事兒,那都是猴精猴精的人乾的,咱們莊稼人,哪能幹了的那事兒,咱還是好好的換咱饃饃,種好咱的地幹活才是正事兒。”
奶奶覺得開代銷店就是個天大的事情,只有鬼四兒那樣的精明能幹的人才能做的事情,我們家裡都是老實本分的人,幹不了精明人乾的事情。
“啥是精明人能幹的事兒,開代銷店只要會算賬就行了,我們又不去投機倒把的坑害算計別人。我們進的東西全點兒,進的東西好用點兒,價錢和別的村裡一樣,又不糊弄人,肯定行的。娘,你只管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