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先去問問,探探桃花的口風,看她是想讓她二閨女招女婿還是要嫁出去。她要是想叫她二閨女招女婿,咱就啥也不說了,她要是想叫二閨女嫁出去,我們回頭再商量著說媒的事兒。知道你難出頭,我也不叫你一個人去說,找個人給你作伴兒,你就?等著吃媒人食籮就行了。”
受二狗子娘之託,我奶奶去探張家二嬸子的口風,張家二嬸子沒有讓她二閨女在家招上門女婿的打算。
村裡有沒兒子的幾戶人家,為了早點讓女兒頂門立戶,多數是讓大閨女招上門女婿。大閨女找不到合適的結婚物件,才讓二閨女招上門女婿。上門女婿過門後,和家裡下面的幾個妹妹之間的矛盾不斷。厲害的女婿,把岳父岳母和妻妹們管的死死的,一大家子的日子都不好過。窩囊的女婿,又被妻妹們欺負得沒有好日子過,家裡的日子也是雞飛狗跳的。
張家二嬸子不想這些事情在自己家裡發生,打定了主意讓上面倆閨女出嫁,留三閨女在家招婿。她以為奶奶去她家打聽,是打算給我姥姥那邊的親戚說親,說不打算把二閨女嫁到遠處,要在十里以內的地方。張家二嬸子沒有兒子,讓閨女嫁的離自己近一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得到了張家二嬸子的準信兒,二狗子娘託大隊長媳婦兒和奶奶一起,去給她家大狗提親。大閨女說親說在了本村,雖說想讓二閨女嫁近點兒,張家二嬸子開始沒打算在本村給二閨女說婆家,等大隊長媳婦兒進門說和了一番後,居然答應了親事。
二狗子家雖是村裡的獨姓,但是楊子性子剛強急躁,在村裡沒人敢惹。楊子勤快手又巧,種莊稼一把好手,還有一手木匠好手藝。大狗從不上學後,跟著他爹學手藝,自己已經能單獨出去給人打嫁妝,其他的木工活更是不在話下。二狗子娘雖然好熱鬧愛八卦,沒有歪心思,但是是個實在人。自己家二閨女也是個沒星子的稱,嘴快心直不會拐彎,有個這樣的婆婆,嫁過去不會婆婆的氣。
張家二閨女和大狗定親,在村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村裡人以為,就張家二閨女前幾年在村裡的名聲,能在村裡找到婆家就不錯了。沒想到張家二嬸子這個咋咋呼呼名聲不好聽的人,居然劃拉到了兩個好女婿。
我大伯就不用說了,起初是學校老師,和張家大閨女是般配的。我大伯考上大學後,村裡有人就揣測著,我們傢什麼時候提出退婚。一年多過去了,郵遞員隔三差五給張家大閨女送信,每封信都是省城大學寄來的。大伯每次放假,待在家裡吃飯的次數,還沒有在張家二嬸子家多。
大狗家的條件,在村裡也是數得著的。以後,有這兩家人撐腰,張家二嬸子在村裡還不是橫著走。村裡人都說,張家二嬸子這一輩子的精明,都用在找女婿上了。一時間,有羨慕的,有妒忌的,也有人覺得張家二嬸子和二狗子娘,尿不到一個夜壺裡,早晚有一天得散了。
不管村人怎麼猜測,張家二閨女和大狗定親的日子,還是到來了。村裡別人家定親,都是在媒人的見證下,男女雙方自己家的人在一起吃頓飯。
為了顯示自己對這門親事的重視,二狗子娘不但請了我奶奶和大隊長媳婦兒,還把我們家和大隊長家支書家都請了來,過大事兒一樣,請了村裡辦紅白喜事的廚師,在家裡擺了四大桌。
姑跟著奶奶,在二狗子家吃過定親宴席,奶奶留在二狗子家,幫著包餃子。三姑揹著書包,去同學家找她同學,一起去上學。
三姑走出二狗子家沒多遠,碰上傻混兒在街口轉悠,看見三姑過來,攔住了三姑。
“三妮兒,你從哪兒來的?”
“從二狗子家來的,今兒個二妮兒姐和大狗定親,二狗子娘叫我們全家都去吃席了。”
“二妮兒真的要跟大狗定親?是她願意的?”
“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