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露出幾縷貪婪,“其實也不用多照顧,一年給幾千塊錢,夠孩子上學就行。”
“說話也不怕大風呲了你的牙。”劉德水恨不得再踹他兩腳,“你們倆要是生活不能自理,癱炕上了,村裡可以出錢供孩子上學。”
“書記,你咋這麼說話呢。”陳大發怕了劉德水,把身子又往外挪了兩步,“好端端的,這不是咒我們兩口子嘛?”
“誰家好人像你這麼懶。”劉德水恨鐵不成鋼,“村裡每年都有挖水渠,修路的活兒。這活兒有多搶手你也知道,國家按天給錢,一個月下來,孩子差不多一年的費用就出來了。往年都是抓鬮,今年我給你留一個名額,其他人還像原來那樣。”
“挖水渠,修路,什麼時候?能和地裡的活撞上不?”
這話彷彿一道滾油澆在火苗上,劉德水只覺得怒氣直衝腦瓜皮,王萍伸出手把陳大發拽到裡屋,“撞不上,這些活都是挑農閒的時候,謝謝書記照顧我們家。”
劉德水緩了口氣,半勸半威脅道:“讓孩子好好唸書,這活我一直留給你,要不,我就給別人。”
“放心吧,書記,我們肯定讓她去唸書。”
從門縫裡聽到這句話,陳秀麗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總算落在了肚子裡。
劉德水和王老師走後,陳大發跟王萍吹鬍子瞪眼,“書記說的好聽,修路,挖水渠的活每年都不一樣,趕上多的時候就能多掙點,趕上少的時候幾天就完事了。而且,還有一部分是義務工,只幹活,沒錢拿。”
“明年不敢說,今年肯定活多,大河裡的水今年比往年少了不少,下邊稻地裡的水不夠用了,必須得加深水渠。”
“行吧,那我先去幹,你告訴秀麗,別以為書記替她說了話,就不用自己攢學費了,她上學的錢,自己出大頭,不夠的家裡再給她貼補。”
不知什麼時候,陳秀麗出現在門後,她向父母保證,“爸,你放心,只要你們讓我去上學,錢的事情,我會自己多想辦法。”
從那天開始,陳秀麗更加賣力氣,白天早出晚歸刨根,夜裡點燈熬油貼工藝品。
8月底的時候,陳秀麗整整攢夠了3000塊錢,這些差不過夠她兩年高中的費用了。她把錢藏在書桌底下的一個鐵盒裡,每日開心的像只剛會飛翔的小鳥,而重點高中,就是她將要翱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