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草,這是陳曉明給出的答案。
三枝九葉草,劉德水很熟悉,每年八月份,村裡人進山看到了都會用鐮刀割回來,陳秀麗家裡就收,八毛錢一斤。而龍膽,他沒聽過。
陳曉明翻開自己帶著的一本書,指給劉德水看,又去劉家的院子裡,拿回一株小草。
“就是這種草,你們山上也有,不過不多。”
“山上既然不多,是不是就說明不適合種植?”
“不是。”說到自己擅長的領域,陳曉明褪去木訥拘謹,變得神采飛揚,“野生條件下,龍膽草數量一直都少,現在人工培育技術已經很完善,可以實現量產,它耐寒,零下二十五度都沒問題,特別適合咱們山區種植。”
劉德水傾向於三枝九葉草,不為別的,村裡人認識它,龍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想要種它,就得花時間教育他們,有這個時間,種子都灑地裡了。
陳曉明卻剛相反,他認為種植龍膽草更有優勢。
“你們村紅石砬那裡有一大塊地。”
劉德水點頭,向陳曉明投去讚賞的目光,這人眼裡有活,能容得下事,來了沒幾天,把黃泥崗裡裡外外都摸全了。
“那塊地平整,後面挨著大河,澆水方便,特別適合種龍膽草。三枝九葉草適合種在山裡,那種樹場子最適合,你們村有樹場子,包山的沒幾戶吧?”
原來差別在這裡,黃泥崗包山的人家的確不多,最開始陳秀麗和趙大力兩人包了山,後續陸續也有幾戶包的,林林總總加一起也不到十戶人家。
“龍膽草一斤賣多少錢?一畝能有多少斤?”劉德水問出最核心的問題。
“畝產1000斤左右,去年的價格是30元一斤。”
“真假?”劉德水不是不信,而是價格太高讓他難以相信。
陳曉明笑的得意,“我去年賣了3000斤。”
劉德水原地轉起了圈圈,”這可比種苞米強太多了,就是種香菇也比不上呀,他們種香菇忙活半年能掙4萬多塊錢,我都覺得挺好了。“
“不不,還是不一樣的。”陳曉明打斷劉德水,“香菇半年就收了,龍膽草需要三年。”
“啥!”劉德水傻眼,時間需要這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