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陳秀麗動過買一臺的心思,網管告訴他,有電腦沒用,黃泥崗沒有網線,沒有網路的電腦就跟沒有訊號的電視機一樣,只能當擺設。
結合自己查到的資訊,和陳立業在青島探到情況,姐弟二人得出一個結論,有市場,但投資巨大,而且出口的要求很高,在他們一窮二白,兩手空空的情況下,很難幹起來。
陳立業打起了退堂鼓,“姐,我那天專門去了平度的辣白菜廠,人家都是流水線無菌化操作,你一沒技術,二沒本錢拿什麼搞啊?”
陳秀麗沉默片刻,反駁道:“我有技術,美淑的手藝沒的說,只是批次生產和家庭生產有個轉換的過程,但技術肯定沒問題,錢倒是沒有,但如果我能為越來越多的山野菜找到銷路,政府會給我貸款。”
“姐,你想好了,現在你帶著收藥材,日子過得還不錯。”陳立業不想姐姐冒險,“可是這事要是賠了,貸款你都未必能還起,而且政府也未必貸款給你,再說,山野菜也未必就越來越多,每年送禮消耗得挺多的。”
“你久不在家,不知道這邊的情況,反季節山野菜最貴的最好的肯定是搶春節的行市,送禮,嚐鮮,這部分市場一直都存在,所有種植山野菜的人目標都是這個,但那些次品,二茬菜價格沒那麼貴,量卻不小,這一塊才是我的目標。”
陳秀麗有信心,“我打聽過了,山野菜種植是市裡的重點專案,以後只會越來越多,而且南方市場不認,就是北方市場也只集中在東北地區,我看電視裡大長今做了不少以山野菜為原材料的菜,只是不知道現在的韓國人還吃不吃。如果他們喜歡,那這個事還是靠譜。”
“要不,你來一趟吧,我這邊韓國人特別多,街道上都是中韓雙語的,我就是擔心,就算是個好專案,可是支稜不起來想這些都白搭。”
陳秀麗抿緊嘴唇,這是她思考時的慣用表情,“先不用考慮能不能支稜起來,現在應該考慮的是這個事有沒有市場,如果有那就遇山劈路,遇水搭橋,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
“大不了搭點路費。”陳秀麗暗暗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