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朝中無人不知。
剛從遊離狀態下回過神的皇帝聽罷說道:“子承父業理所當然,來人擬旨。”
皇帝一句話滿朝皆驚,趙炎也嚇了一跳,什麼子承父業?直接封總兵嗎?那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嗎?
首輔也是一驚,今天趙、錢、孫三家舉薦王凡的事是跟他打過招呼的,一個從軍的名額是小事,拿到朝堂上來說有點小題大作,但看在三家的面子上便默許了。
但皇帝的“子承父業”把他嚇著了,太兒戲了,先不說王凡能否勝任,兩界關現任總兵何去何從?
於是七八個朝臣同時喊道:“且慢!”
皇帝也嚇了一跳,心中很是不悅道:“眾卿為何阻攔?”
首輔看向兵部,兵部侍郎出班奏道:“陛下不可呀,兩界關乃邊防要地,怎可令一少年為總兵?”
御史趙炎也介面道:“是啊陛下,封他個隊正即可,不可滋長少年人的傲氣呀。”
皇帝不悅,一個隊正你也在朝堂上奏對?你是不拿寡人當回事嗎?
“王凡現任何職?”皇帝發問難住了滿堂朝臣,誰知道一個少年任何職啊?
兵部侍郎也是額頭見汗,幸好他急中生智回道:“王凡並沒有在兵部任職”
“可有爵位?”
吏部侍郎道:“王凡乃一介白身”
皇帝怒道:“我沒記錯的話,王凡父祖皆是兩界關總兵,為何沒有對王凡進行封賞?”
滿堂朝臣皆是無語,封賞是你的權利,你怪我們?
“還有你”皇帝一指趙炎,在大朝會上舉薦一個隊正,是何居心?”
趙炎立刻汗如雨下,自己一急之下落了口實,心說皇帝不糊塗啊?誰說他痴迷煉丹的?
趕緊跪地請罪:“微臣知錯”
“誰知道王凡的情況,他要為國戍邊,朕便封他個官”皇帝生氣了,這些朝臣如此輕率,這還了得。
一個武將出班奏道:“臣略知一二”
皇帝一看是忠孝侯田亮,便道:“愛卿請講”
“襄陽王氏一門六人為國戰死,僅剩獨苗王凡,今年只有十三歲,白丁之身,現在離開襄陽以經商為生,尚未婚配。臣就知道這麼多,請陛下恕罪。”田亮深施一禮退回朝班。
皇帝一聽心頭火起,怒斥道:“讓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去戍邊,大正國沒人了嗎?武將死絕了嗎?”
滿朝大臣跪伏於地,齊呼臣有罪!
趙炎更是抖如篩糠,他在心裡把家族的話事人罵了個遍,怎麼不把王凡的年齡告訴他,讓他出這麼大糗。
皇帝道:“封王凡為襄陽縣男,食邑一千畝”
“遵旨!”群臣齊齊高呼,此時此刻首輔也不肯違逆皇帝,誰都看的出來皇帝在慪氣。
滿朝大臣都看得出趙炎是要借皇帝之手送王凡去戰場,皇帝豈能看不出來?拿皇帝作伐真是夠膽大。
皇帝的想法很簡單,你敢矇蔽我,我就跟你對著幹!現在還不知道都有誰參與,不然就當場發飆了。
果然皇帝繼續道:“御史趙炎勇於任事,卓任延邊府慶安縣知縣,即日離京赴任。”
還是那個性子,刻薄寡恩,睚眥必報,報仇不隔夜……還是他們熟悉的那個皇帝。
沒人為趙炎求情,都看得出來皇帝已經沒了耐性,應該是急著去煉丹了。
首輔看了趙炎一眼冷哼一聲便離去了,其他朝臣沒有一個同情趙炎,畢竟吃相太難看羞與為伍。
遠在望海的王凡還不知道,一場危機就這樣化解了,而且天降富貴正朝他飄來。
他正在琢磨要不要幹掉李純他們六個人,被人時刻惦記著不是件愉快的事情,但要考慮到此事之後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