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伯校畢業回隊裡上工時,碰上隊裡計工員出嫁到了外村,隊裡就讓我大伯頂了記工員的工作。現在我大伯去學校裡教學了,記工員的位置又空下來了。記工員的工作雖然沒有當老師好,需要下地檢視社員的勞動進度,但是隻是來回走走看看,不用下大力氣。大閨女當不成老師,當個計工員也是不錯的。本來張家二嬸子沒有達到目的挺失望的,聽了我奶奶的話,心裡又有了希望。
告別我奶奶,張家二嬸子連家都沒有回,直接去牛棚裡找會計了。本來按照她家閨女的學歷,當個記工員綽綽有餘。可是她家大閨女一天地都沒有正經下過,要是直接去當記工員,她怕隊長不答應,也怕隊裡有眼紅記工員差事的人使壞。要是會計肯給她幫忙,比她自己直接去找隊長,效果要好的多。
大伯接替顧老師,按說該接著去教四年級。可是,今年送畢業班的那個老師,送走畢業班後,說不想去接一年級了,直接接了顧老師的班級,我大伯就去教了一年級。
我大伯去教一年級,爺爺也就不讓我三姑跟著我二姑去上學了。畢竟換成了一個不太熟悉的老師,怕人家老師嫌棄我二姑帶孩子上學,就讓三姑跟在我大伯班裡,去上一年級。我爺爺奶奶的意思就是,反正我三姑虛歲才六歲,先跟著我大伯上一年,要是跟不上班,明年正式上一年級也不遲。
有了跟在二姑班裡聽了一年的底子,別看三姑比班裡的其他學生都小了兩三歲三四歲,領悟力卻是班裡最好的。拼音字母數字都不用說了,早就會寫會念,學漢字學算數也很快。我大伯在上面講一遍,其他孩子都還在犯迷糊,三姑卻早就寫出來了。上了一年學,每次考試,三姑一直都是班裡前三,考第一的次數比考第三的次數還多。等到升級的時候,爺爺奶奶誰也不說讓我三姑留級的事兒了,三姑順利的上了二年級。
那年秋天,學校放假了,地裡活多,二姑也跟著奶奶下地幹活掙工分。三姑才七歲,隊上不給工分,奶奶留三姑在家裡幫老奶奶做飯。
八月二十那天,是大隊長家兒子結婚的前一天。按照村裡的風俗,爺爺一大早起來,就去給大隊長家幫忙。奶奶領著大伯他們幾個上工走後,三姑收拾完鍋碗,出門去看響器。
那個時候,村裡面沒有什麼娛樂專案,誰家娶個媳婦或是埋人,在過事兒前一天和過事兒當天,都會僱兩天響器班熱鬧熱鬧。鄉村裡的響器班子,不光會吹吹打打,還有一個兩個能說會唱戲的。雖然不上妝,但是也唱得有板有眼,很是不錯,跟去戲臺子前聽戲差不多。全村子不上工的孩子,都會去看熱鬧,外帶聽響器班子敲打唱戲。
張家二嬸子的二閨女,也跟在看熱鬧的孩子們中聽戲。她今年已經十六歲了,和她一般大的孩子,早都去隊裡上工掙工分了。她家裡他爹她娘和她爺爺奶奶都下地,她姐姐也做了記工員,能掙十分,不缺她掙的那幾個工分。她娘嬌養她,捨不得她去地裡挨曬受累,她在家除了做做飯,能和一群不能上工的孩子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