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著急,大姑和大伯兩個也不平靜。爺爺奶奶頂著村裡的風言風語,讓大姑上到高中畢業,已經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大伯考了兩年才考上,今年不去上,明年再考,考得上考不上還兩說,就是明年考上了還是上不起。
“哥哥,要不今年你先去吧,你考了兩年才考上,不去就太可惜了。我年紀還小,我在家裡一邊幹活一邊複習,過年再去參加高考。”
明知道自己就是明年考上,家裡還是一樣供不起,大姑還是安慰著自己。大伯更知道離開學校後再複習的不容易,他在學校裡,課間休息,晚上備課完了之後還有點空閒。大姑要是回家參加勞動,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回家還有家務要做,針線活也要做,根本空不出時間來複習了。
“不沾,你沒長期在家裡待著,你不知道家裡有多少事兒,咱娘一天到晚不閒著也有幹不完的家務活。我要是走了,耕地種地拉牲口的活都壓咱娘頭上了,你在家裡能眼看著咱娘忙不過來,自己還能坐著安心看書?我在學校裡,能抽出時間來學習,再說我有老師的糧食掙著,還能給家裡多一樣收入。”
“不行,要是越過小子叫閨女去上學,村裡人會笑話的。咱爹咱娘也不同意,他們覺得以後咱家靠你撐門面,你去上大學了咱家名聲也好聽。”
“你也是咱家人,上大學名聲咋就不能給咱家撐門面了?”
大伯大姑爭論不休的時候,爺爺奶奶也在一起犯愁。不過,他們現在愁的不是倆孩子誰去上學誰不去上學,他們愁的是用什麼法子可以讓兩個孩子都去上學。
正在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張家二嬸子,帶著她大閨女來家裡串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