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是早早地就把二姑叫去,不到日落西山,不放二姑回去。飯桌上,侯家婆婆還總是有意無意提起店裡的事情,給二姑找點她店裡的裁縫活幹,還話裡有話地想讓二姑去他們自己家的店裡幫忙。
一次兩次還好,誰也不會在意,可是叫的次數多了,每次還都是耽誤半天多,二姑心裡就有些過意不去。雖然合夥人嘴上不說什麼,但是兩個人合夥開店,不能總是把人家一個人晾在店裡。於是當侯家人再來叫二姑的時候,二姑就以店裡走不開為理由,託故不去了。
二姑藉故不去侯家吃飯,幫不上他們的忙,侯家婆婆就不高興了。於是,她又去找到了大隊長家媳婦兒,打算讓二姑結婚。
兩家定親的時候,就說定了臘月結婚,現在剛進二月,對方就來說要結婚。奶奶心裡有些不舒服,不過難受歸難受,她也明白閨女大了,早晚都是要結婚的,也就開始為二姑準備嫁妝。
村裡人嫁閨女,自從張家二嬸子給二閨女陪送了四套鋪蓋後,其他人家嫁閨女,也都給自己家的閨女準備了四套鋪蓋。給孩子們結婚做的被子棉花,奶奶早就彈好了放著,被裡被面也都是準備好的。唯一需要準備的,就是為三姑準備出嫁的衣服鞋子。
以前村裡閨女結婚,都是向婆家要幾身衣服,由媒人帶著男女雙方去買。這幾年結婚,已經都不要衣服了,都是要多少錢的彩禮,衣服是新媳婦兒自己想買什麼去買什麼。不過出嫁當天的新婚禮服,都是男方家出錢買的。
二月十六,是縣城大會,侯家人早就讓媒人帶話,帶二姑去買衣服。恰好二月十六那天,是個星期天,二姑就帶上了三姑,打算給三姑買一身衣服,在她結婚的時候穿。
臨出門前,奶奶給二姑拿了五百塊錢,讓她給三姑買了衣服後,再去買些結婚用的臉盆茶壺暖水壺之類的東西,順便讓侯家的拖拉機給捎回來。爺爺趕著小騾子車去縣城進貨的時候,也能給三姑把陪嫁捎回來,奶奶怕爺爺買的東西不符合二姑的心意,才給錢讓二姑自己去買。
三姑雖然在縣城上了半年多學,每天都是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沒有空閒時間出去逛街。一聽二姑要帶著自己一起去買衣服,高興地早早就收拾好了自己去學校的行李,準備和二姑逛完街後,直接去學校。
過了春節以後,學校裡高三年級為了補課,一個月只給學生放一次假。平時星期六不是遇到趕集的日子,二姑去學校裡接三姑,星期天再把三姑送去學校。遇到鎮上趕集的日子,二姑的裁縫店裡忙碌,接送三姑的事兒就靠換饃饃回來的爺爺了。
這個星期天,碰上侯家邀請二姑去買衣服,能讓二姑置辦自己的陪嫁後,還能順便送三姑去學校,省了爺爺下午再去送三姑去學校的麻煩。
早上出門前,奶奶一再囑咐二姐,買衣服的時候,讓侯家買一身衣服就可以了。自己相中了啥東西,和三姑的衣服,一定要自己出錢,不要讓人家覺得帶著三姑去,是為了花人家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