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姑雖然是幾個孩子中學習最差的,可是她也是家裡的幾個孩子們中,學習最刻苦的。當初為了看三姑,耽誤了上學時間,她揹著三姑一邊撿知了皮還不忘背課文。每天晚上,別的人都睡覺了,她還在燈下學習。
就憑她這個學習的勁兒頭,也該給她創造一個安心考試的環境。不能為了家裡多換幾十斤饃饃,讓她不能安心考試,所以爺爺決定自己親自送二姑去考試。
“爹,不用了,不用你送我了,明天前晌叫三妮兒早點兒把車子推到大馬路上,我出了考場快點跑,找到她騎上車子就走,那樣的話就不會堵了。”
知道家裡都忙,爺爺每天換完饃饃回來,拿個涼乾糧就往地裡幹活去了。二姐不同意爺爺送她,爺爺送她一來一回一天要跑四趟,不僅耽誤了換饃饃,還耽誤地裡的活計。三姑也隨著二姑的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是啊爹,你前晌把二姐送那了,上午二姐考完試還得自己去飯店排隊買飯吃,那樣可能還會晚。你看要不這樣,明天還是我跟著二姐一起去考試,在第二場考試開始的時候,我就推上腳踏車去飯店買飯。等二姐考試完了,直接走著去飯店吃飯,反正我們吃飯的飯店離二姐考試的地方不遠,走路一會兒就到了。這樣二姐就省了排隊買飯的時間,吃了飯二姐還能在考場外面的樹下歇一會兒。”
“你還小,你啥也不懂,在城裡你會買飯啊?要不明兒個就叫你爹給二妮兒做一天伴兒把。換饃饃沒盡兒,多換幾十斤是咋兒,咱也肥不到那兒。地裡的活兒也沒啥多一天少一天的,少去一天它也荒不了,也沒有人給搶了去。”
奶奶很少進城,她都沒有去飯店買過飯,更不放心三姑一個孩子自己去飯店買飯。
“娘,三妮兒都多大了,去飯店買個飯沒啥事兒。她會認錢,也會算賬,別人哄不了她。她騎車子比我騎的還溜哩,今兒個後晌回來的時候就是她帶著我回來的。”
“唉吆喂,你可不能叫她騎腳踏車,城裡的路上那麼多人,那麼多車,還有汽車,她給人家撞了可咋辦?”
一聽二姑說三姑騎腳踏車,奶奶更慌了,三姑比腳踏車高不了多少。二八大槓腳踏車,坐在座子上腳都夠不著腳蹬子,只能掏大梁。在家裡的打穀場上轉圈圈也就算了,去城裡的大馬路上掏大梁騎腳踏車,那不是開玩笑嗎?
“娘,在城裡我不騎腳踏車,我就推著車子溜著牆邊走。今兒個是快到了我們村裡了,路上沒人,我才騎著車子帶著二姐的。你放心,明兒個我還是推著車子走,保證不會騎的。”
第二天,放腳踏車的時候,為了方便三姑往外推,二姑特意把腳踏車放在離學校門口遠一點的地方。這裡的腳踏車放的不像學校門口那麼緊密,推車子出來的時候,不容易撞到邊上的車子。
前一天的時候,沒有經驗,三姑在學校門口守著腳踏車乾坐了一天。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她把自己的語文課本和地理課本都帶了出來,二姑一進考場,三姑就坐在樹蔭下看書。
看了一會兒地理,三姑有點累了,站起來扭動著自己的脖子。扭頭看見旁邊有個賣水的攤子,攤子上別的東西沒引起三姑的注意,看到攤主的手上戴著的手錶,讓三姑起了興趣。她走到攤主面前,想問一下現在幾點了,還沒等三姑開口問,攤主說話了。
“閨女,要喝水嗎?加了白糖的茉莉花茶,三分錢一壺,又香又甜。也有不加糖的,二分錢一壺。”
“大爺,我不喝水,我想問您一下現在幾點了?”
“時間還早哩,差五分十一點。乾等著也是乾等著,我這兒還有瓜子,糖球兒,江米蛋,江米糕,橘子瓣糖和糖人,可以隨便挑,好吃不貴。還有扇子,這麼熱的天,買個摺扇,去哪裡帶著都很方便。”
告訴三姑時間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