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京百姓發現,初四是個集中公佈訊息的日子。
中午發生書劍追殺曹汲事件,然後就是陳恪遇刺,當人們正在編撰劇本時,又傳出陳恪被皇上趕出福寧宮的訊息。
可沒等這個劇本落實下來,又傳來一個訊息,太后下懿旨、皇上下聖旨,林韻寧被封為三品誥命夫人,張出塵被封為五品安國縣君,林書劍被封為五品廣安縣君。
這個訊息讓人們恍然大悟,皇上在玩恩威並施之術,先將陳恪趕出福寧宮,當頭打一棒子,然後再由太后出場,封其娘子為三品誥命夫人。
這是給塊糖果,又怕陳恪吃一塊糖不甜,又冊封了張出塵和書劍,三塊糖加一塊就能治療陳恪腦袋上的那個包了。
大家明白了,就一定要討論一番,包括陳恪,憂心忡忡地說道:“太后老謀深算,在封我興侯時,就應該一併封賞你們三個,當時沒這麼做,這時做了,一定暗藏玄機。”
他想到了,卻不知玄機在哪。
而林韻寧卻喜滋滋地說道:“書劍已是縣君了,比我爹孃收書劍為義女更有威力,從此以後誰敢將書劍當侍女看?”
林韻寧開心,書劍成為縣君,比她受封三品誥命夫人更讓她高興。
而書劍卻不在意地說道:“你從沒拿我當侍女,老爺、夫人也沒拿我當侍女,管別人怎麼看?”
見她不以為意,林韻寧說道:“這可不一樣,你早晚都要嫁人...”
說到這頓住,轉臉看看陳恪。
陳恪轉身就往屋外走去,走進書房,坐在椅子上仔細思索,“太后有何用意?”
他感覺不對勁,曹穆也感覺不對勁,仔細思索一番,決定召開家庭會議,暫時釋放面壁思過的曹汲,一家四口坐在書房議事。
曹穆憂心忡忡地說道:“太后冊封,好似支援曹汲與書劍的婚事,但我總感覺不是這麼簡單。”
曹夫人緊張地問道:“有什麼不對?”
曹穆解釋:“陳恪被皇上趕出福寧宮,說明他倆發生了矛盾,隨後太后下旨冊封三女,看似安撫陳恪,並暗示我家,太后同意曹汲與書劍的親事。”
“但仔細想想卻覺得太后沒必要這麼做,君臣之間意見不一也是正常,陳恪被趕出福寧宮不算什麼事,過了今天,皇上不提他也不說,這事就過去了,太后沒必要下旨冊封。”
曹穆看出了問題,卻不知問題中隱藏了什麼?
曹夫人也不知道,聽顏氏問道:“爹、太后冊封三女的封爵有無問題?”
曹穆回道:“問題倒是沒有,林韻寧不用說,張出塵在杭州府抗倭中出資助戰,應該表彰;書劍在西北戰場和杭州府抗倭中都有戰功,也應表彰。”
“但表彰不一定非要封爵,可賞賜財務、土地,我大興王朝對封爵一事向來嚴謹,能不封就不封。”
曹穆解釋了,顏氏說道:“兒媳想到一種可能,太后想以三女來激勵女子勇於報國。”
“有這種可能,但...”曹穆肯定,還是覺得沒這麼簡單。
這時曹汲說話了,“爹、娘、嫂子不必擔心,我覺得太后若有深意也是衝直學士去的,與我曹家無關,何必費那個腦筋。”
曹汲十分開心,書劍被封為廣平縣君,就摘掉了侍女的帽子,這個身份挺尊貴,配得上曹二公子。
再聽曹穆說太后支援兩人的婚事,不由更開心了,這一開心腦子就清明,靈光一閃就說出這番話,還得到顏氏的支援,“爹、兒媳覺得二叔說得對,太后所冊封的三女都與陳恪有關,一定是衝他去的。”
顏氏挺樂觀,反正“死道友不死貧道”。
曹穆仔細想想,也覺得這事好似與曹家無關,於是瞪一眼曹汲、低喝一聲:“還不滾回去面壁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