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及時驅散危險氣體。
排水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地下水在礦井中肆意湧動,不僅影響作業,還可能引發透水事故。張平經過深思熟慮,規劃出一套多層次的排水方案。首先,在礦井底部挖掘大型積水坑,利用地勢將水匯聚。然後,安置多臺加壓泵,將積水坑中的水提升至地面。此外,他還要求專人定期檢查排水管道,確保排水系統時刻暢通無阻。
而照明問題,經過之前的艱苦探索,已經有了可靠的解決辦法——夜明珠與天然晶石的組合。張平將這一方案的具體實施步驟,包括夜明珠的放置位置、晶石的切割角度與固定方式等,都一一記錄下來。
整理好這些問題與解決方法後,張平將其寫成兩份詳細的信件。一份寄往李敢所在的朔州,另一份則送往王安所在的雲州。他深知這兩座城市的礦業發展同樣面臨著諸多挑戰,希望自己的經驗能為他們提供幫助。信中,他言辭迫切地要求他們先暫停礦井作業,務必解決好天寶號武人的工作環境問題,待一切安全無虞後,再讓工人們上崗工作。
就在這段時間,天寶號西域總部宛如一場及時雨,向內地運送過來大量夜明珠。這些散發著神秘光芒的夜明珠,宛如黑暗中的希望之星,為礦井照明帶來了切實的保障。與此同時,在這些礦井附近,出現了一幅熱鬧的景象。許多人穿梭在山林之間,忙碌地收集藤蔓。這些藤蔓可不是普通之物,它們將被編製成具有特殊性質的安全帽。編制者們精心挑選粗細均勻、韌性十足的藤蔓,經過晾曬、蒸煮、編織等多道工序,將其打造成一頂頂堅固且輕便的安全帽,為武人們的頭部安全增添了一道有力的防線。
而在梁國的各大郡,貴族府邸內則呈現出另一番景象。由於市面上供給的煤棍數量變少,這些平日裡養尊處優的王宮府邸總管們紛紛開始行動起來。他們放下往日的矜持,為了能獲得足夠的煤棍取暖,不惜在市場上排隊競價搶購。顯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都有了足夠的財富,並且也厭倦了傳統木材取暖帶來的諸多不便,煤棍因其高效、清潔的特性,成為了眾人競相追逐的物件。
在張平所在的英州,各項準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很快,適合武人下礦的防護帽便準備妥當。這些防護帽不僅融入了藤蔓編制的堅韌外層,還貼心地新增了柔軟的內襯,讓武人們佩戴起來更加舒適。
一切準備就緒,張平決定親自帶領大家下礦。他身著與武人們一樣的裝備,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自信。當他們一行人來到礦井入口時,張平環顧四周,再次確認一切準備無誤後,率先踏入了那幽深的礦井。
隨著深入礦井,黑暗逐漸將他們包圍。張平憑藉著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感知,帶領大家穩步前行。到達合適深度後,他小心翼翼地將第一枚夜明珠燈裝入礦井預先設計好的位置。夜明珠與天然晶石完美結合,瞬間散發出柔和而明亮的光芒,照亮了周圍的一片區域。
接著,他們繼續向下,來到礦井的最深處。這裡瀰漫著潮溼的氣息,靜謐得讓人有些心慌。張平再次仔細檢查安裝環境,確保安全無誤後,將第二枚礦燈穩穩地安裝好。這枚礦燈的光芒與上方的光芒相互呼應,讓整個礦井深處都被光明籠罩。
隨後,他們來到工人的防護洞。張平將剩下的兩個夜明珠燈放置在防護洞內,以備不時之需。這些夜明珠燈在防護洞內形成了臨時的照明點,為可能遇到危險的工人們提供了一線生機。
做完這一切,張平跟隨武人們一同體驗了一下挖礦過程。此時的礦井,不再是往日那充滿危險與黑暗的可怕之地。明亮的光線讓他們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處礦石的紋理,堅固的巷道與通風良好的環境讓他們呼吸順暢,不再感到壓抑。武人們紛紛感慨,現在的挖礦環境比之前舒服太多,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