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步離去。
謝燕,市局辦公室的科長,但需要他的時候,也可以是炸彈專家。看名字是個女孩子,其實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糙漢子。
父親姓謝,母親姓燕,於是隨隨便便就叫謝燕了。
謝燕過來的時候,看見徐槐蹲在炸藥箱旁邊,用手指在磨著炸藥粉末。
“小徐,你對炸藥也有研究?”謝燕輕笑著,也蹲在炸藥箱旁,凝視著箱子裡的炸藥,又捧起一把,放在鼻尖下嗅了嗅,隨即皺起眉頭。
徐槐抬頭看向謝燕,搖搖頭:“沒有研究過。”
謝燕笑笑,對徐槐道:“這些炸藥不是土製的,而是炮彈的炸藥,時間至少有十五年,從受潮的程度來看,應該是兩個月之內才拆出來的。”
“能看出來是那種型號的炮彈嗎?”老鍾皺眉問,十五年前,鬼子剛投降,國內風雲變化,外國勢力都在國內角逐。
那些炮彈,要麼是鬼子的,要麼是美帝或者北蘇支援的。
或許可以透過型號,猜測出大致的地點。
謝燕沉吟道:“這個角度……我暫時看不出來,但可以肯定,這些炸藥的製作技術很好,不是我們能生產的。”
他不是炮兵!在參軍前,是負責一家礦場的炸藥技術人員,經常會透過某些渠道,向果軍購買一些炮彈拆下來的炸藥。
所以他能透過潮溼程度,推斷出炸藥的時間。至於炮彈型號,他是兩眼抓瞎。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有沒有可能是德國的博福斯1930,75毫米高炮。”徐槐淡淡道。
嗯???
眾人紛紛看向徐槐,滿是不可置信,你不是不懂炸藥嗎?說的這麼詳細?
“你認真的?”老鍾將信將疑。
徐槐點點頭,拍掉指尖的炸藥,淡淡道:
“基本確定,是博福斯1930,75毫米高炮,還有北蘇1931式76毫米高炮。”
老鍾愣了一下,對徐槐的推斷越發懷疑。
“徐槐,可不能瞎說啊,這些炸藥是一樣的,你怎麼還看出來是兩種型號?”
“雖然我不懂炸藥,也沒研究過,但這兩箱絕對錯不了。”徐槐篤定道。
“說說你的理由?”不懂你還說這麼多?當著這麼多人,老鍾也不好呵斥徐槐,你最好能說出理由。
我的理由就是空間告訴我的!徐槐指著兩箱炸藥的箱子:“你們看這裡。”
嘩啦!一眾人紛紛順著徐槐手指的地方看去,就見在箱子的外面,寫著五個模糊不清的黑字,幾乎和箱子外面成一個顏色,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
《重慶鍊鋁廠》
眾人越發迷糊,就憑這五個字,就推斷出炸藥的型號?
徐槐淡淡嘆口氣,你們聽我吹……
“重慶曾經是鬼子重點的轟炸物件,為了應對這一情況,果軍成立了高炮團,購買了北蘇和德國的高炮。”
“就是是博福斯1930,75毫米高炮,還有北蘇1931式76毫米高炮!”
“鍾局,看來需要重慶的公安協查了,尤其是查當年高炮團的遺留人員,包括高炮團的後勤人員。”
如果不是直接說出名字太嚇人,我現在就告訴你們,這些炸藥是誰拆的。
:()四合院:距離槍斃還有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