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來說說鄧艾。
鄧艾此時二十有三,算是非常年輕,但天賦不在年高。
鄧艾最恐怖的戰績,便是與蜀國名將姜維力抗多年,並最後趁兩軍主力相持之際,率偏師出奇兵,進行大縱深迂迴穿插,繞過蜀軍的正面防禦,直搗蜀都成都,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奇襲戰例,攻滅了蜀國和諸葛亮數十年經營。
後來唐肅宗上元元年,追封西周開國名臣姜尚為武成王,詔令京城及各州皆設太公廟,並以張良、韓信、白起等七十二位歷朝歷代的名臣名將配享姜尚兩側。後經歷代君王增刪,剩六十四位,稱“武成王廟六十四將”,鄧艾便居右列。
這六十四將,可有大來頭,最初的七十二個未刪減之人,第一檔為張良獨自一人,第二檔有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並西向,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並東向。
第三檔中便有鄧艾之名,白起、孫臏、廉頗、李牧、周勃、李廣、霍去病、皇甫嵩、張飛、呂蒙等人與鄧艾同排。
至於吳起、田單、趙奢、王翦、彭越、周亞夫、衛青、張遼、關羽、周瑜、陸遜等人都被排到了第四檔。
當然,這個排檔很是不妥,從後世的史料來看,基本都得不到認可。但鄧艾能位列其中,且排檔不低,並在刪減至六十四人後,依然位列其中,可見其厲害之處。
且說鄧艾細細端詳這那約克城地圖,這幾天鄧艾習慣性勘察了地形,於是漸漸的,兩條大河緩緩從其腦海中閃現。
約克城建於福斯河與烏斯河的交匯處,位於烏斯河河畔。
福斯河是較大的一條河流!
“團長!我有一計,可讓我大軍順利攻下約克城!”忽然,場中竊竊私語的人群被鄧艾驚醒。
“你說!”程諮有些激動。
“水淹城池,疲兵之計,此為連環之計!”
“水淹城池?這我等都想過,但是你知道,約克城地處平地,又有著兩條河流疏通,更有著像辰河城一般的水下系統,排水非常方便,如何水淹?”
誰都想過這一條計,早年曹操水淹下邳,早有人想過那次戰例。
鄧艾道:“團長,水淹約克城,卻不是要淹其兩三月,其實,我辰河軍只需水淹約克城一日,只需大水自城中流淌而過,那此事便成。至於排水問題,可將其在烏斯河的排水出口堵住,那時水入城池,便是想流出,都不如上游水勢猛烈,排山倒海!”
“只需淹其一日,卻有何用?”程諮再問。
“約克城能阻住我辰河軍者,非其城牆、非其人多,而在於其城中有火炮、火槍。然其所有武器動力,皆為火藥,若水漫過城牆,其火藥必然浸溼,至少也要受潮,其火炮啞火,我辰河軍那時可長驅直入,再無阻礙!浸泡一日之後,我還有疲兵之計,可輕鬆拿下城池!”
程諮聽完大喜,馬上領鄧艾去黃射的司令部。
黃射與幾位團級將領商議之後,決定取鄧艾之計,鄧艾又建議驅附近民力絕提,於是黃射命人抓壯丁三萬,連夜選擇有利位置挖掘河岸。又命人弄來沙包,準備封堵約克城排水口。
二月二十五日,大不列顛關鍵之戰啟。與此同時,由西域國至大鮮卑郡,綿延數千公里的鐵軌,也宣告通車。
耗費了五十萬大軍,數十萬民力的西遼鐵路,西域至遼河城這條大動脈終於開通。
這條路始建於辰河五年十月,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金秋,西起塔里木盆地大西域城,東至遼水大鮮卑郡,橫跨直線距離四千公里,中間站點達三百餘個。
這是辰河速度的奇蹟,如此長的鐵軌,便是走路,也要走十個月才能從頭走到尾,但百萬人力加上千臺卡車、拖拉機同時上陣,終究只用了一年半便完成了曠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