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蓮見兄長薛丁山如夢初醒,趕忙說道:
“兄長,你的性命,全虧樊氏嫂嫂捨命相救,這恩情猶如重生再造。如今且先回營,再備花燭,你二人夫妻和和美美,切不可再存異心。”
薛丁山看著樊梨花,心中五味雜陳,卻只是拍馬出陣,一言不發。
樊梨花見他這般冷漠,不禁眼眶一紅,淚水奪眶而出。她無奈之下,只得收兵回營,將元帥印繳回。
隨後,大軍乘勢攻入青龍關,殺得番兵四處逃竄,無影無蹤。樊梨花命人扯起大唐旗號,仔細查點倉庫錢糧,同時派人回朝報捷。
薛丁山回營面見了父親,薛元帥說道:
“如今多虧樊小姐破陣救你,趁此良辰吉日,準備花燭,你二人成親,往後夫妻要和睦相處,不可再違抗父命。”
薛丁山卻連連擺手,說道:
“不可,樊梨花既身為唐將,為朝廷出力本是分內之事,於我又有何恩?況且她是個不忠不孝之人,孩兒斷然不會與她成婚,還望爹爹恕罪。”
薛元帥聞言,頓時怒髮衝冠:“你這畜生,樊小姐一片真心待你,你卻偏偏不肯依從。若再不答應,定要重責不饒!”
薛丁山仍固執道:“孩兒情願受責,這親事是萬萬不敢從。”
薛元帥見他如此執拗,怒不可遏,吩咐道:“將這畜生吊起,捆打三十大板!”
軍士們不敢違抗,只得將薛丁山吊起。
眾將紛紛上前替他求情,勸道:
“小將軍,莫要再固執了。一來違抗父命,難逃不孝之名,還白白受這皮肉之苦;二來樊小姐對你有救命之恩,遵從元帥之命,豈不是恩孝兩全?小將軍為何不再三思呢?”
可薛丁山依舊不為所動。
元帥薛仁貴見眾將勸說無用,心中愈發惱怒,下令重打三十皮鞭,又給薛丁山上了刑具,關進監牢。
樊梨花在一旁看著,忍不住落下淚來,她上前向元帥和夫人稟道:“元帥、夫人不必如此氣惱,貧道就此告辭。萬望元帥、夫人多多保重。”
夫人眼中含淚,說道:
“這畜生無情無義,你還需看在我公婆的面子上,耐心等候。你破陣奪關的功勞,待我奏明聖上,自然會有封贈。且慢慢讓這畜生回心轉意,你們夫妻團圓之日定不會遠,我決不會讓你獨守空閨。還望你聽我一言,隨著公公西進才是。”
竇仙童、陳金定也流著淚勸道:
“妹妹,你是個有志氣、心裡明白的人。雖說那冤家情義淡薄,但公婆十分愛惜你。等早日平定西番,班師回朝,有聖上作主,他豈敢不從?”
薛金蓮也勸道:
“嫂嫂暫且寬心,雖說如今尚未成親,但你已然是薛門媳婦。況且我們三人,還指望嫂嫂教習兵法,一路上也好談心作伴,一同西進,嫂嫂可千萬不能回去。”
樊梨花嘆道:
“婆婆、姐姐、姑娘這般挽留我,我豈會不知。我也不怨那冤家薄情,只怨自己命苦。只是母親年老,無人侍奉,所以我必須辭別,日後我們自會有相見之日。”
元帥薛仁貴見留她不住,只得準備香車為她送行。
姑嫂三人將樊梨花送出關前,眾人揮淚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