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司農中丞。),糴二百萬斛谷,羌人不敢動矣。”
由此可見,就算是在羌亂的隴西地區每石糧食的價格也不過才八錢,而且國家的糧食儲備極大,動輒幾十上百萬石級別的糧食賑災,而服役計程車卒一個月也不過食糧兩石,由此可窺一斑。
《漢書卷七十九·馮奉世傳》記載:“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是時,歲谷不登,京師(西漢長安)谷石二百餘,邊郡四百,關東五百。”
這還是在小冰期前的西漢時期,這時人口稠密,甚至在山西、內蒙古還能種水稻(笑)。
《漢書·食貨志》裡還記載了穿越者王莽時期人相食的時候,雒陽以東的米價已經到了每石二千錢了。
《東觀漢記·卷一》裡記載到了新莽覆滅的時候更是“黃金一斤易粟一石”的恐怖地步,東漢官價是黃金一斤的金餅折價一萬錢,民間折價也是從東漢初到東漢末逐漸從一萬二三錢到了兩萬錢。
而到了東漢建立開始,糧價在漢明帝時期到了最低點,每石三十錢,而後糧價就一直高居不下,基本上都是維持在每石一二百錢到千錢左右,一經受災就經常性的每石千錢往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