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曙光宇宙勢力加入對抗異宇宙生物的聯盟後,聯軍基地內的氣氛變得更加複雜。星耀小隊與聯邦、虛空種族以及曙光宇宙的使者們開始了緊張的合作與交流,但彼此之間的信任還需要時間來建立。
曙光宇宙的技術專家們與聯邦和虛空種族的科研人員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能量護盾增幅器的安裝與應用。這種增幅器的原理基於一種獨特的能量共振技術,能夠與現有的能量護盾產生共鳴,從而大幅提升護盾的強度。然而,由於不同宇宙的能量體系存在差異,在將增幅器適配到聯軍戰艦上時遇到了諸多難題。
“這能量頻率的除錯太棘手了。”聯邦的首席科研官阿諾德皺著眉頭,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資料,“我們的戰艦能量輸出模式與曙光宇宙的技術不完全相容,強行安裝可能會導致護盾不穩定。”
曙光宇宙的技術專家艾麗西亞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冷靜地回應:“我們可以對增幅器進行微調,透過調整內部的能量轉換模組,嘗試匹配你們的能量頻率。但這需要精確的計算和大量的測試。”
星耀站在一旁,靜靜地觀察著他們的討論。他深知時間緊迫,每一刻的浪費都可能讓異宇宙生物搶佔先機。“大家加快速度,我們沒有太多時間了。異宇宙生物隨時可能發動下一輪進攻。”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
與此同時,在基地的訓練場上,曙光宇宙的戰士們與聯邦和虛空種族計程車兵們進行著戰術交流。曙光宇宙的戰鬥風格注重團隊協作與能量操控,他們的戰鬥技巧讓聯軍士兵們大開眼界。
“看,他們的能量凝聚方式很特別。”一名聯邦士兵指著正在演示的曙光戰士,眼中滿是驚訝,“他們能夠將能量集中在一點釋放,形成強大的衝擊力。”
虛空種族的戰士則對曙光戰士的機動性讚不絕口:“他們的移動速度和反應能力也超乎想象,在戰鬥中能夠迅速躲避攻擊並找到敵人的弱點。”
然而,交流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不同種族的戰鬥習慣和思維方式存在很大差異,導致在戰術配合上出現了不少矛盾。
“你們的戰術太激進了,這樣會讓我們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一名聯邦軍官對曙光戰士的戰術提出質疑。
曙光戰士的隊長則回應道:“在我們的經驗裡,主動出擊和快速突破是最有效的戰鬥方式。過於保守只會讓敵人有更多時間部署防禦。”
星耀意識到,聯盟內部的磨合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在真正的戰鬥中,聯軍將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實力。他決定組織一次聯合會議,讓各方充分溝通,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
在會議室內,氣氛緊張而壓抑。各方代表圍坐在一起,爭論不休。
“我們必須找到一種能夠融合各方優勢的戰術。”星耀打破了沉默,“聯邦的火力強大,虛空種族的能量操控能力獨特,曙光宇宙的戰士則有著出色的機動性和戰鬥技巧。我們要將這些優勢結合起來,而不是相互排斥。”
阿諾德點了點頭:“星耀說得對。在技術方面,我們也需要相互配合。曙光宇宙的技術雖然先進,但我們對本地宇宙的能量特性更加了解。透過合作,我們一定能夠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和協商,各方終於達成了一些共識。在戰術上,他們制定了一套靈活多變的作戰方案,根據不同的戰場情況,發揮各自的優勢。在技術研發上,科研人員們也找到了一種折中的方法,對能量護盾增幅器進行了最佳化,使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適配聯軍的戰艦。
隨著聯盟的逐漸磨合,聯軍的實力得到了顯著提升。然而,星耀的心中卻始終籠罩著一層陰影。他總覺得異宇宙生物不會坐視他們的準備工作,一場更大的危機或許正在悄然逼近。
果然,沒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