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暗暗奇怪,今天自己是怎麼了?往日裡哪會像現在這樣咄咄逼人?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當著呂逸的面,忍不住的就想反駁。
“自伏波將軍開始,凡百四十餘年,馬家滿門忠烈,在下豈敢小瞧馬家?”呂逸趕緊解釋,“在下的意思是,世人謬傳伏波兵法,卻不知,兵法之道,既不是靠個人勇武,也不能紙上談兵,端看隨機應變。”
“正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馬家世代簪纓,自不屑向凡夫俗子解釋,小子雖不才,卻也明白其中道理。”呂逸說道。
馬續聞言,讚許的點了點頭,問道:“那呂將軍以為的遺寶是何物?”
“在老將軍面前,當不得“將軍”二字,若蒙不棄,喚小子表字即可!”呂逸恭敬的垂首說道。
不等老爺子回答,又肅容道:“依在下愚見,真正的遺寶,乃是矢志不渝、馬革裹屍的不屈鬥志,是心懷天下,復漢興邦的偉大志向,更是驅除胡虜,開疆拓土的崇高理想!”
呂逸環視四周,神情坦誠而堅定,“我輩生逢亂世,更當謹記伏波將軍教誨,為大漢興亡,為天下百姓略盡綿薄之力。”
“‘死於邊野,馬革裹屍’不改其志!這才是真正的‘伏波遺寶’!這才是伏波將軍慷慨悲歌,留給天下人的寶藏,餘者皆不足論!”呂逸朗聲道。
“好!”馬續激動的眼眶泛紅,感慨的說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就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老夫佩服!”
“小子只是有感而發,當不得老將軍謬讚!”呂逸謙虛的說道。
“後生可畏啊我大漢後繼有人!”馬續嘆道:“世安,老夫見你武藝超群,更有博大胸襟和高遠志向。只不知你見識如何,老夫要考你一考,不知你意下如何?”
呂逸聞言頓時大喜,他兩世為人,怎麼會聽不出老爺子話裡的意思?
名為考校,實則自己剛才一番話,已經說進了馬續心坎裡,話裡話外,恐怕已經有了收徒的意思。
“老將軍請賜教,小子盡力一試!”呂逸鄭重說道。
馬續輕捻白鬚,睨目問道:“這第一個問題便是,當日伯虎單槍匹馬便能殺透重圍,但你們帶著援兵趕到,卻陷入重圍,難以寸進,所為何來?”
趙雲一聽,頓時滿臉期待,瞪大眼睛看著呂逸,就看他如何回答。
當初他在敵樓上也被問及這個問題,卻百思不得其解,困擾至今。
:()家父呂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