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淡然一笑,搖了搖頭:“並未。我對這些石雕技藝的瞭解,不過是源自對工藝與技藝的敬重。無論走到哪裡,工藝傳承都是最值得敬畏的東西。”
衛青時點了點頭,心中對蕭寧的佩服更加深刻。
衛清挽依舊站在他們後方,靜靜地聽著蕭寧的話語。
“他竟然能說出這麼深刻的話來……”她心中暗自思索,“蕭寧雖然文武不通,但他也並非完全不懂事理。可如今的‘悔報公子’,與那個紈絝的形象相差實在太遠。”
她再次陷入了疑惑與猜測之中。
正當幾人站在橋上感嘆石橋鎮的技藝傳承時,一名石匠走了過來,拱手向蕭寧行禮,神情中帶著幾分敬意:“這位公子,剛才聽聞您對石雕技藝有著獨特的見解,不知是否願意指點一二?”
蕭寧聞言,微微一笑,淡淡道:“我不過是對石雕略有些心得,不敢妄言指點。”
那石匠卻顯得十分執著,拱手道:“公子謙虛了。我觀公子的言辭間透著匠心的深意,若能得公子指點一二,必然受益匪淺。”
衛青時見狀,笑著說道:“悔報公子,這位石匠對你如此敬重,不如就給些建議吧。”
蕭寧微微沉吟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那石匠立刻將自己雕刻中的石獅子搬了出來,放在幾人面前。
“這尊石獅是我最近雕刻的作品,還未完成。”石匠指著石獅子說道,“公子不妨看看,有什麼不足之處。”
蕭寧走上前,仔細打量著石獅子的雕刻。石獅的神態栩栩如生,整體雕刻得極為精細,但在細節處依然存在一些瑕疵,尤其是獅子的眼神,顯得有些呆板。
蕭寧輕輕撫摸著石獅的表面,沉吟片刻後說道:“這尊石獅的雕刻手法雖然精妙,但在神韻上有所欠缺。尤其是獅子的眼神,缺乏靈動。”
那石匠聽後,立刻虛心請教:“公子所言極是,那該如何補救呢?”
蕭寧輕聲說道:“石雕不僅要注重細節,還要賦予它生命。你在雕刻獅子的眼神時,心中應當有一隻真正的猛獸,感受它的兇猛與威嚴,將這份氣勢融入到雕刻中。”
石匠聽後,神情中充滿了敬佩與感激,連忙拱手道:“公子果然見解獨到,受教了!”
蕭寧微微頷首,沒有多說什麼,轉身離開了石獅旁。
衛青時看著這一幕,忍不住讚歎道:“悔報公子真是博學多才,連石雕技藝都如此精通。”
而衛清挽站在一旁,目光始終未曾離開蕭寧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