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參與進來,也有的感覺風險太高不願意參與。
村長也不為難大家,把兩夥村民分別登記,不願意參與的人等秋收過後分糧食分賣魚的紅利,參與蓋大棚的人只能分到糧食。
結果願意蓋大棚的人只佔全村的1\/3,公賬上能動用的錢才九百多塊,這點錢確實有點寒酸只夠蓋三棟大棚的,村長又把願意蓋大棚的人家召集起來發動大家集資,以股份的形式分配最終利潤。
沈微作為發起者自然集資最多,直接入股八百元,其實可以入股更多的,但自己的錢都是賣肥皂得來的,如果被人追究起來錢的來路根本沒法解釋,只能忍痛少投一點,等以後擴建的時候在追加投資。
村長,會計和二隊長每人入股一百元,其他村民有的入股十元,有的入股幾十元多少不等,最終湊了兩千五百元。
沈微佔股最多有33.6%,村長,會計和二隊長每人佔股5.6%,幾人已經佔股大棚投資的一半,掌握著絕對話語權。
接下來就是一年中最忙的季節——秋收,除了捕魚隊以外,無論男女老少都要參與到秋收之中,就連沈微在賣魚回來以後也要到田裡幫著收糧食。
接近半個月的搶收終於顆粒歸倉,接下來就是交公糧,分糧食了。
“微微,這些天累壞了吧!多吃點肉補補。”顧長青一如既往的貼心,把烀得軟爛的肘子肉夾給沈微。
“給嬸子的留出來來了嗎?”沈微沒著急吃,先問了一句。
“留了,我放廚房了,等晚一點我就給娘送去。”顧長青又夾一塊瘦肉給沈微。
“今天早上張主任跟我說大棚膜的事已經有著落了,他一個戰友在市供銷社工作,給咱們留了八個大棚的棚膜,明早咱們送完魚直接開車去市裡拉回來就行。”
在沈微各種糖衣炮彈的轟炸之下,張主任已經把沈微當成了最好的朋友,很多沈微需要的緊俏東西都是張主任幫著買來的。
以前做肥皂需要自制鹼水,費工又費力,而且到了冬季也沒辦法弄河蚌,沈微以為到了冬天這個營生就幹不了了呢!多虧了張主任幫她買到了火鹼,不僅全年都可以生產肥皂,而且肥皂的品質更高,沈微還把買來的香水摻到肥皂裡,就做成了香噴噴的香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