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住好,讓他們把方案給你弄出來就行了!我這個副院長朋友也說了,幾天的時間根本就弄不出來一個詳細的方案,他們去了也就是做個總體的規劃,你先看看,如果你覺得合適,後期肯定還要繼續做詳細的方案,到時候再談錢的事。如果你不滿意,那就當他們是義務勞動了!兄弟,這樣夠義氣吧?”
“哈哈,太夠義氣了!小樓,那先就這樣,找時間我請你喝酒!”
羅小樓也顯然喝的不少了,哈哈笑道:“沒問題!小東,我就愛跟你一塊喝酒!改天咱們不醉不歸!”
第二天上午十一點鐘左右,陳慶東開車來到濟陽飛機場接到了那兩位設計院的專家。
這兩位專家一位三十四五歲,身體已經有些發福了,穿著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戴著一副金屬邊框眼鏡,手裡提著一個電腦包,一副學者的派頭。另外一人是個二十五六歲的小夥子,穿著一件衝鋒衣,長得清清瘦瘦的,拉著一個旅行箱,還揹著一個,簡直就像是一個學校裡的學生。
在此之前,陳慶東已經透過羅小樓知道了他們的身份,其中那位三十多歲的專家叫陶旭昌,是北京一所著名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的一名教授,平時也在規劃設計研究院這邊工作,但其實他並不是這所著名規劃設計研究院的一員,只不過是在一些專案上走走穴,賺賺外快。
這個年輕一點的叫楊川,是一名在讀研究生,也是陶旭昌的學生。雖然楊川年輕,但是學些成績非常好,而且也已經是助理工程師的職稱了。
在打電話確認了這對師生組合之後,陳慶東走過去對陶旭昌伸出了右手,熱情的說道:“陶教授,你們好!你們好!我是陳慶東,麻煩你們專門跑這一趟!”
陶旭昌是個不善言辭的人,跟陳慶東握了手之後,只是簡單的說道:“你好,陳書記。”
王放這時候已經非常有眼色的替他們接過來了行李,放入了後備箱中。
陳慶東問道:“陶主任,咱們先吃點飯再回去吧?”
“不用了,陳書記,我們已經在飛機上吃過了,還是直接去柳林吧。”陶旭昌道。
陳慶東也不多勸,道:“好的,陶主任,請上車。”
車輛飛馳在高速公路上,陳慶東問道:“陶主任,你們以前做過縣城的規劃嗎?”
“沒有!”陶旭昌坦言道,“我以前參與的至少都是地市級以上的城市。如果這一次不是謝院長讓我們過來一趟,我們應該也不會做這麼小的專案的。”
陳慶東聽陶旭昌說話的語氣頗有些倨傲,似乎是很看不上這個專案,不過考慮到人家是從北京來的專家,又是那麼一所著名大學的教授,這個小縣城的專案對他而言確實是太小了,心裡也就對陶旭東態度不以為意了。
“陶教授,我們縣城確實是太小了,以前也可能很少有縣城會請您這個級別的專家去做規劃。不過,我覺得一個小縣城也應該做好規劃,儘量的打造出一個科學規劃的宜居城市,讓小縣城的老百姓們也能生活在一個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小城中。陶教授,您覺得我的想法對嗎?”陳慶東問道。
陶旭昌對陳慶東的這番話倒是頗為認同,對陳慶東的感官也好了不少!他是從小在北京長大的人,沒怎麼下過基層,雖然是個大學的教授,但是由於一些文學作品、影像作品等的影響,便不自覺的把鄉鎮的書記、鎮長們想象成了土包子、泥腿子等形象。
要不是礙著謝院長的面子,他實在是不想跑這一趟。
不過,今天見了西裝革履、精神抖擻的陳慶東,又聽了他這番話之後,心裡不禁對陳慶東好印象大增,也改變了很多對鄉鎮領導們的淺陋印象。
“陳書記,你說得對。縣城雖小,但是也應該進行科學的規劃。我知道有很多縣城在城鎮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