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初步成效已經顯現,市場逐漸回暖,企業信心得到恢復,沈斌的資本網路也被徹底瓦解。但顧晨很清楚,這只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如何在改革的基礎上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穩住各方政治力量,是他接下來的核心任務。
---
黨內會議:統一思想,凝聚共識
清晨,京城一處會議室內,一場高規格的會議正在召開。顧晨端坐在會議桌中央,目光掃過在座的各位領導。
“各位,”顧晨開口,語氣堅定,“近期的經濟動盪已經逐步平息,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市場的恢復需要制度保障,企業的發展需要政策支援,我們必須建立更加穩健的市場環境,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在座的官員紛紛點頭,黃志強緩緩開口:“顧書記,您的改革方向我們都支援,但目前部分地方政府仍然存在觀望情緒,擔心政策的調整會影響地方經濟。”
顧晨微微一笑,反問道:“黃部長的意思是,我們應該降低改革力度,換取短期穩定?”
黃志強搖搖頭:“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希望能有更加細化的指導方案,確保地方執行時不至於誤解政策。”
李昌偉也點頭附和:“的確,改革方向沒問題,但執行層面需要更加精準的政策指引。”
顧晨敲了敲桌面,沉思片刻後說道:“我明白大家的顧慮,接下來,我們會制定更細化的改革方案,並在多個試點區域先行推行,總結經驗後再逐步推廣。”
會議室內,氣氛逐漸緩和。大家意識到,顧晨不僅有改革的決心,也有務實的態度,這讓不少本來猶豫的官員暗自點頭。
---
地方調研:直面現實問題
為了讓改革更具針對性,顧晨決定親自前往幾個關鍵省份調研,瞭解市場實際情況。
第一站,他來到了南方沿海的一座工業城市。這裡曾是沈斌資本運作的重要基地,在其資本網路崩潰後,部分企業出現了資金鍊緊張的問題。
市政府的主要負責人親自接待了顧晨,在會議室裡彙報了當地情況:“顧書記,我們支援改革,但短期內,一些企業確實面臨困境,特別是依賴外部資本的中小企業。”
顧晨點點頭,目光轉向在場的幾位企業家:“你們怎麼看?”
一位製造企業的老闆開口道:“顧書記,我們對市場充滿信心,但融資渠道確實收緊了,銀行的貸款標準比以前更嚴格,我們希望政府能出臺一些過渡性的支援政策。”
另一位高科技企業的負責人也說道:“我們研發投入大,資金回籠週期長,如果沒有穩定的資金支援,很難長期堅持。”
顧晨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後說道:“改革不會放棄任何一家努力經營的企業,我們會研究適當的金融支援政策,同時鼓勵銀行最佳化貸款結構,幫助真正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渡過難關。”
市政府負責人聞言,頓時鬆了一口氣:“有了您的支援,我們就更有信心了。”
---
經濟政策調整:精準扶持與市場最佳化
回到京城後,顧晨立即召集財政、金融等部門的負責人,討論如何在保持市場公平競爭的同時,給予實體經濟合理的支援。
財政部門負責人首先發言:“顧書記,我們可以考慮設立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支援科技創新型企業。”
央行負責人也補充道:“同時,我們會最佳化信貸政策,防止金融資源過度向房地產和短期套利資金傾斜,確保實體經濟得到足夠的支援。”
顧晨滿意地點點頭:“很好,政策必須有針對性,不能讓改革變成市場的阻力,而是要成為推動力。”
會議結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