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音剛落,省政府一位副省長立刻提出質疑:“顧廳長,改革固然重要,但如果造成地方財政的動盪,影響了民生,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地方政府的壓力,難道我們就不需要考慮嗎?”
顧晨冷靜回應:“財政改革確實會帶來陣痛,但如果不改革,財政體系將會長期陷入低效和混亂的狀態。我們要解決的,是長期問題,而不是短期壓力。如果我們現在退縮,未來的危機只會更嚴重。”
會議室一片沉默。
省委副書記輕咳一聲,打破沉默:“顧晨的觀點值得重視。但改革的節奏確實要有所調整,不能一味求快。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
顧晨點點頭,他明白,省委不會輕易讓步,但至少,他已經爭取到了一定的主動權。
最終,會議決定:改革繼續推進,但在具體實施中,必須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確保財政調整不會影響到基層民生。
這是一個微妙的勝利。
---
反擊與佈局
會議結束後,顧晨立刻召開內部會議,制定反制計劃。
首先,他決定透過財政廳官方渠道,主動釋出改革的核心資料和成效,直接回應外界的質疑。同時,他安排專人向省委提交詳細的改革進展報告,用事實資料證明改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其次,他派遣專人前往幾個改革阻力最大的地級市,與地方官員進行面對面溝通,試圖化解矛盾,同時掌握更多的內幕資訊。
與此同時,他還聯絡了幾家有影響力的媒體,希望藉助輿論力量,打破反對派設定的輿論圍堵。
這些舉措很快奏效。
輿論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改革的真實情況,而非被操控的負面新聞。
而就在此時,一個意外的訊息傳來——省紀委即將公佈調查結果。
這個結果,將決定顧晨的命運,也將決定改革的未來。
---
命運的裁決
三天後,省紀委正式釋出調查報告,宣佈財政廳部分官員確實存在違規操作問題,但經過深入調查,顧晨本人並未涉及任何腐敗行為,所有改革措施均在合法合規的框架內進行。
這一結果,徹底粉碎了反對者的陰謀。
省委隨即釋出宣告,支援財政改革的繼續推進,並要求所有地方政府全力配合。
這一刻,顧晨知道,自己贏了。
然而,他也明白,改革之路遠未結束。真正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