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財政廳調研組的考察
青河縣政府大樓門口,省財政廳調研組的車輛緩緩駛入。
顧晨整理了一下衣袖,面帶微笑地迎了上去。
走下車的,是省財政廳副廳長鄭東明,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官員,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神色嚴肅,顯然對這次調研非常重視。
“鄭廳長,歡迎您和調研組的各位領導來到青河縣考察。”顧晨微笑著伸出手。
鄭東明握了握顧晨的手,微微點頭:“顧縣長,省委對青河縣的財政改革很重視,我們這次來,就是想看看,你們的改革到底能不能成為全省的試點。”
顧晨眼神堅定:“請各位領導放心,我們已經做了充分準備,一定會讓大家看到真實、透明、高效的財政改革成果。”
“好,那我們先聽聽情況。”鄭東明點頭。
---
財政改革的核心成果
會議室內,調研組成員陸續落座,王立、張景偉等縣政府核心團隊成員也在場。
顧晨站在會議桌前,開始彙報青河縣的財政改革成果。
“各位領導,青河縣的財政改革,主要圍繞‘三個核心目標’展開。”
他在螢幕上投影出一張ppt,上面寫著:
1. 提高財政透明度 ——所有財政收入、支出資料,定期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2. 最佳化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嚴格落實績效預算制度,防止資金浪費;
3. 降低行政成本 ——減少不必要的財政開支,提高政府運作效率。
“我們建立了全省首個‘縣級財政公開平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在網上查詢財政資金的流向。”
“同時,我們推行‘陽光財政’政策,每季度對縣級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公示,並接受人大和社會監督。”
鄭東明微微點頭,問道:“改革實施後,財政收入和支出情況有何變化?”
“改革後,我們的財政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7%,主要來源是稅收徵管效率的提高。”
“而行政支出方面,透過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和最佳化政府採購,行政成本降低了12.5%。”
聽到這個數字,調研組的幾名成員交換了一下眼色,眼中透出一絲驚訝。
鄭東明目光一凝,繼續問道:“你們的改革,有沒有遇到阻力?”
顧晨微微一笑:“當然有。”
他沉穩地說道:“財政改革,觸動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比如部分單位習慣了‘預算慣性’,每年不花完就申請更多;還有一些工程專案,過去可以隨意調整預算,現在必須嚴格審批。”
“但是,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而不是迎合過去的舊模式。”
顧晨的話,讓在座的省財政廳官員都微微點頭。
---
市政府的干預
然而,就在調研進行得順利之時,青州市政府突然介入。
當天下午,青州市委常委會議上,朱洪波語氣低沉:“省財政廳調研組在青河縣的考察,不代表青河縣的改革就一定是正確的。”
“財政改革是個大問題,不是一個縣可以隨意試點的。”
“組織部那邊有沒有訊息?”他看向市委組織部長吳斌。
吳斌猶豫了一下,說道:“省委組織部確實有意提升青河縣的改革地位,但最終的決定,還需要市委的表態。”
朱洪波冷笑了一聲:“那就把我們的態度表明清楚——財政改革不能急於求成,必須在穩妥推進的前提下進行。我們可以向省裡提出,讓改革試點放在市級層面,而不是單獨交給青河縣。”
他敲了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