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晨的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窗外的城市夜景在玻璃窗上映出模糊的倒影。他看著剛剛整理出的市場動態報告,心裡清楚,資本餘黨並未收手,而是換了一種更隱蔽、更難以直接反制的方式——擾亂市場信心、製造金融動盪。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表面上是市場波動,實則是對政策信心的考驗。
李然坐在一旁,翻閱著資料,語氣低沉:“顧部長,儘管我們啟動了市場穩定機制,但仍然有一部分資金在隱秘流動。它們不像上次那樣大規模拋售,而是採取了更加分散的方式,逐步影響市場情緒。”
“是的,對方顯然意識到,我們已經加強了監管,他們在試探我們的反應。”顧晨沉思片刻,問道:“有沒有查到這些資金的具體來源?”
“目前發現部分資金來源於幾個境外基金賬戶,但真正的幕後控制人仍未完全鎖定。”李然皺眉道,“這類資金流動十分隱蔽,我們正在聯合監管機構進行深入追蹤。”
“他們在玩‘溫水煮青蛙’的策略,試圖用細小的市場波動,逐漸削弱改革的公信力。”顧晨的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既然如此,我們也不能按部就班地應對,而是要主動出擊。”
李然目光一亮:“您的意思是?”
“既然他們想玩資本運作,我們就讓他們嚐嚐被市場反噬的滋味。”顧晨緩緩道,“同時,藉助這次機會,進一步最佳化市場監管制度,堵住他們的漏洞。”
他拿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金融監管機構的負責人電話。
“接下來,我們要啟動兩項行動。”他的語氣不容置疑,“第一,針對可疑資金流動,加強追蹤與披露,讓市場知道,監管部門已經盯上這些幕後黑手。第二,聯合部分國有資本和穩健投資機構,對關鍵領域進行市場干預,讓他們的資金運作失去效果。”
電話那頭,負責人沉穩地回答:“明白,我們立即行動。”
放下電話後,顧晨看向李然:“同時,輿論層面也要繼續施壓。我們需要讓市場和公眾看到,改革不僅是對抗金融操控的手段,更是讓市場更加透明、公平的必然選擇。”
李然點頭:“我馬上安排。”
---
輿論戰的升級
次日清晨,多家官方媒體和財經專家紛紛發聲,對市場上出現的異常資金流動進行解讀,並公開指出近期的市場波動,並非經濟基本面的問題,而是資本勢力在製造干擾。
財經評論員在直播節目中說道:“市場波動是資本的自然現象,但如果有人刻意利用資訊不對稱制造恐慌,那麼監管部門就必須出手。”
政府的態度越來越明確——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必須建立在透明和公平的基礎上,任何操縱行為都不會被容忍。
這一系列公開宣告讓市場逐漸恢復信心,投資者的恐慌情緒有所緩解。與此同時,顧晨的另一項策略也開始生效。
---
資本餘黨的反應
在某間隱秘的會所裡,沈斌的心腹們聚集在一起,討論著最新的局勢。
“顧晨的反應比我們預想的快。”一名西裝革履的男子皺眉說道,“不僅穩住了市場,還利用輿論引導,削弱了我們的影響。”
“現在情況對我們不利。”另一名資本代表冷笑道,“我們在市場上的佈局已經暴露,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恐怕會被監管機構全面鎖定。”
沈斌端起紅酒,輕輕晃動,目光陰冷:“別急,他的反制措施確實奏效,但別忘了,我們手裡還有更強的武器。”
“您的意思是?”
沈斌嘴角微微一揚:“資本市場之外,輿論場並非只有財經話題。”
眾人對視一眼,似乎明白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