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紀委的“餘震”
郭國峰被查的訊息,猶如一顆炸彈,引發了青州市政壇的連鎖反應。
市政府內部,多個部門的負責人都陷入了恐慌之中。一些曾與郭國峰密切合作的企業高層,開始低調處理與政府的往來,甚至有個別企業主,連夜安排律師團隊應對可能的調查。
但最緊張的,還是青州市委書記朱洪波。
市委書記辦公室
秘書李長林一臉凝重地走進來:“朱書記,省紀委的調查還在繼續,聽說,他們開始查市財政局了。”
朱洪波的臉色微微一變,眉頭皺得更緊。
“財政局?”他的聲音低沉,“他們想查什麼?”
“具體內容還不清楚,但據說是財政專項資金的去向問題。”李長林壓低聲音,“而且,調查組已經向省財政廳調閱了過去三年的資金流向報告。”
朱洪波沉默了。
財政專項資金,一直是青州市經濟執行的關鍵部分。
過去幾年,青州市藉助各種財政補貼、專項投資政策,推動了多個大專案的落地,而郭國峰正是這些資金的主要審批者。如今郭國峰出事,財政局自然成為了調查的重點物件。
“看來,省紀委的行動不會這麼快結束。”朱洪波冷聲道。
“那我們……”李長林試探地問道。
朱洪波緩緩抬頭,眼神冰冷:“……保持沉默,別亂動。”
他知道,現在任何動作,都會被盯得死死的。
---
顧晨的戰略部署
青河縣政府,顧晨正在召開一個核心會議。
會議室裡,王立、張景偉、財政局長趙新宇等人都在。
“各位,現在青州市的局勢已經發生重大變化。”顧晨環視眾人,語氣沉穩,“省紀委的調查仍在繼續,市政府的權力格局正在重新調整,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
王立點頭:“確實,市裡現在自顧不暇,已經無暇干涉我們的財政改革。”
“但同時,這也是一個風險。”張景偉皺眉道,“市裡的政局還不穩定,我們的改革如果推進太快,可能會引起新的阻力。”
“所以,我們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顧晨緩緩說道,“我們要主動向省裡彙報,爭取將青河縣的財政改革,上升為全省的試點專案。”
趙新宇眼睛一亮:“如果能成為省級試點,那我們在市裡的話語權就會更強!”
“沒錯。”顧晨點頭,“現在市裡的權力格局正在調整,省裡一定會考慮如何穩定局勢。如果我們能在這個時候,向省裡提供一個可以推廣的改革方案,那麼我們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
“具體怎麼做?”王立問道。
“我們要做兩件事。”顧晨眼神堅定,“第一,整理一份完整的改革評估報告,詳細說明財政透明化、資金使用效率提升的成果,並提出可以在全市推廣的政策建議。”
“第二,我們要主動邀請省財政廳的調研組提前來青河縣考察。”
張景偉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讓省財政廳的人提前看到改革成果,然後透過他們的彙報,讓省委更快做出決定?”
“沒錯。”顧晨微微一笑,“現在市裡權力調整,很多人都在觀望,但省裡不會一直等著。他們需要一條明確的道路,而我們要成為那條道路。”
會議室裡,眾人紛紛點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們知道,顧晨的這一步棋,將決定青河縣的未來走向。
---
省裡的博弈
與此同時,在省委辦公廳,一場關於青州市未來走向的討論正在進行。
“韓志剛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