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漢吏張騫 > 第10章 德陽殿群臣議後

第10章 德陽殿群臣議後 (第2/3頁)

朝會時設立的禮儀制度。

時京師號之:“三獨坐。”

而司隸校尉的坐席空懸在二人之中,去歲冬十月自陽球聯合幾位朝中重臣謀劃誅殺宦官,不知是誰走漏了訊息,被宦官提前反誣。

天子震怒之下,派羽林郎逮捕幾人關進獄中,後全部被宦官拷打至死*,至今無人接任。

上首,年輕的天子劉宏高居於上首龍榻之上,二十多歲的年紀就已經初見頹狀,眼窩有些深陷,眼中的神色帶著幾分銳利,面色微微蒼白,泛出一抹不正常的潮紅。

相較於後世的皇帝來說,靈帝雖然有些荒唐,但在朝政上,還是勤勉的。

大殿兩側,太尉劉寬等一眾武官居右側,文官居左側。

三代時,左為上,右為下。孔子曾言:“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到了漢代,就變成了以右為尊。因本朝武德較為充沛,首重武官,使之居右,文官輕,居左。

一番朝議過後,劉宏有些倦意,昨夜的酒水頗美,何貴人亦美,想到妙處,不禁有些期待起來。剛準備退朝,就聽到堂下傳來一陣輕微的動靜。

安坐於席上的大長秋、尚書令曹節從容起身,不經意的在左側百官人群中看了一眼,隨即快步走到堂中,對著劉宏恭敬地叩首跪拜。

立於人群中的尚書令僕射、尚書也紛紛離席,齊齊在曹節身後拜倒,幾人齊呼。

“尚書令臣節、僕射臣雋、尚書臣酈、臣睢、臣徽、臣元、臣犴、臣穣稽首言:‘伏念陛下履乾則坤,動合陰陽。群臣大小鹹以長秋宮空懸,尊舊依典,章表仍聞,歷時乃聽。令月吉日,以何貴人為皇后,應期正位,群生兆庶莫不式舞。《易》稱“受茲介祉”,《詩》雲“幹祿百福,子孫千億”,萬方幸甚。今吉日以定,臣請太尉、司徒、司空、太常條列禮儀正處上,群臣妾無得上壽,如故事臣節、臣雋、臣酈、臣睢、臣徽、臣元、臣犴、臣穣愚闇不達大義,誠惶誠恐,頓首死罪,稽首再拜以聞*。’”

話落,幾人原本抬起的頭顱深深地埋了下去,一時間,殿中的氣氛有些凝滯。

堂上左右兩側的攏袖而立的中常侍們面無表情,不發一言。為首的張讓偶爾與身旁的趙忠對視一眼,又很快飄忽而走,嘴角那抹弧度似笑非笑。

------

1.度遼將軍:《後漢書·百官志》:度遼將軍,兩千石,銀印青綬,主掌七郡邊騎二千騎,日常主管北邊各異族事務,強勢的度遼將軍甚至能直接指揮使匈奴中郎將,兩者權勢互相傾軋。自公元169年橋玄卸任後,再設立就是189年了。二十年未起復此官職,足見北方胡患之兇。

使匈奴中郎將:《後漢書·百官志》:比兩千石,銀印青綬,持節。主掌南匈奴相關事務,常年帶五十人護衛南匈奴單于,戰時負責徵兆匈奴騎兵隨軍出征。最後一任中郎將張修179年擅殺單于呼微後,朝廷認為權勢太大再未設定。

2.障塞尉:《居延漢簡通論》:都尉下轄侯官,侯官下轄部,部長官就稱為侯長,侯長下一級就是燧,燧有燧長,下轄燧卒。侯長為斥候之長,漢代邊境主管偵查、報警的官員。

《後漢書·百官志》:“邊縣有障塞尉。本注曰:掌禁備羌夷犯塞。”秩二百石。

《後漢書·南匈奴傳》:先是朔方以西障塞多不修復,鮮卑因此數寇南郡,殺漸將王。單于憂恐,上言求復障塞,順帝從之。乃遣黎陽營兵出屯中山北界,增置緣邊諸郡兵,列於塞下,教習戰射。

到了東漢,侯官不常設,塞裡最高的武官就是塞尉,以兩百石秩統領塞內諸吏。

3.尚書令曹節:《後漢書·宦者列傳》:中常侍曹節:光和二年...節遂領尚書令。

最新小說: 東京喰種:噬魂搜查官 小巷人家:神級選擇,怒懟莊家! 終極一班之異世遊歷 斬神:提瓦特博物館,禁物批發! 明朝皇帝往事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寶可夢:小智要屠神 四合院:我搬出去後,傻柱慌了 穿越到柯南世界裡,變團寵 四合院,眾禽大膽,我乃本科巔峰 我教原始人搞建設 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 綜漫:光是紐帶,永不言棄 宋終:一拳鎮關西 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 哈利波特:這個學長有點強 火影:慢慢變強的我,最終無敵 亂世崛起:邵仕龍的平天下 終極:絕世武尊 火影之最後的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