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吃下口中的一口湯包,接著說,“何況,你們那裡自古就是文化源遠流長的地方。范仲淹在你們東臺西溪任監督海鹽貯運的倉監官,他在西溪看到牡丹後寫下了一首詩《西溪見牡丹》:
‘陽和不擇地,海角亦逢春。
憶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
反映了當時他在鹽城的心境和對當地景色的感受。但我更喜歡的是明朝高古寫的《鹽城觀海》:
‘瓢城東望水漫漫,暇日登臨眼界寬,
萬馬挾兵開地脈,六鰲擎日上雲端,
濤聲吹雨滄溟溼,霧氣橫空白晝寒
塵世不須傷往事,桑田更變幾回看。’
“這詩描繪了鹽河市觀海時的壯闊景象和作者的感慨,體現了你們那裡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文化對文人創作的影響。”
劉芳菲兩眼放光,驚訝地看著李凡,手中的筷子都停了下來,甚至忘了吃鴨血粉絲湯:
“哇,你一個外地人,居然知道那麼多鹽河市的事。弄得好像我才是外地人,你是鹽河市人一樣。”
李凡微笑著說:“所以人要不斷的學習。其實鹽河市,我最想去看的是陸丞相祠和晏溪書院遺址。”
“陸丞相祠和晏溪書院遺址?”劉芳菲瞪大眼睛,滿臉疑惑。
“陸丞相祠是南宋丞相陸秀夫的祠堂。陸秀夫在與元軍崖山之戰失敗後,為避免被俘虜受辱,抱著八歲的皇帝與妻兒一起投海自盡。
“關鍵是在他們的身後,也追隨著十萬軍民投海自盡。千字文中說‘孝當竭力,忠則盡命’,在陸秀夫和他的那個年代人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驚天動地。所以我一直想去他的地方看看,看看是怎麼樣的一個地方孕育了一個這樣一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存’的風骨。”李凡神情肅穆,眼中滿是崇敬。
劉芳菲聽著,眼睛漸漸起了霧,突然感覺有淚水沿臉頰流下來。她趕緊擦了一下眼角,語氣中有些哽咽:
“我都不知道我們的家鄉居然有這樣一個人,我都給他感動的要哭了。下次你去一定要帶上我,好不好?”
李凡看著這感性的姑娘,心裡也有些感慨,笑著調侃道:
“好好好,說說歷史故事,你都流起了眼淚來了,一個大美女,流眼淚就不好看了!”
劉芳菲趕緊擦乾眼淚,一臉的不好意思,嬌嗔道:“要你管!還不是你惹的!”
李凡說:“那我說說輕鬆一點的吧。晏溪書院就是晏殊在你家鄉東臺西溪做鹽官的時候建的書院。晏殊,你知道嗎?”
劉芳菲微微皺眉,思索了一下說:“好像聽說過,應該是一個詩人吧!”
李凡耐心地解釋道:“那我應該科普一下了,其實不喜歡文學和歷史的人知道他的不多。你說他是一個詩人,也對,因為他本身也寫了很多詩。他在文學史上成就最高的還是詞,很多人都知道名句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和‘無可奈何落花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時,會感覺意境深遠而又委婉含蓄,會有種沁入心靈的共鳴,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晏殊寫的。又比如所有人都知道範仲淹,王安石,歐陽修幾個千古名相,但 99%的人都不知道這幾個人都可以算是晏殊的學生。你說這樣一個人在你們東臺修了書院,我該不該去吹一下他曾經吹過的風?呼吸一下他曾經呼吸過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