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還是有的。
而且他們家那位膽大包天,作天作地的小姐也不是她懷胎十月生下來的骨血,跟她那個張揚跋扈的姨娘一樣令人生厭。
本身感情就生分,眼下沈、景兩位夫人這樣給她臉面,她自然要好好抓住機會與二人結交,說笑兩句,這事便算翻頁了。
然而,壞就壞在周家那位不省心的三姨太身上,不知從哪得了訊息,風風火火殺到會館來,鬧的天翻地覆,人仰馬翻,不敢朝沈夫人和景夫人撒潑,便將一肚子火氣噴到周太太身上。
沈夫人心中嗤笑,冷眼旁觀。
一個正門都沒進過的姨太太,不過是仗著那點拿不上臺面的關係,還真當自己是盤菜了,給臉不要臉,倒要看她能蹦躂到幾時。
周太太當了二十多年的當家主母,自然不是心思純良好欺負的,大門一關,繼續語笑嫣然的與沈、景兩位夫人打牌,晾著三姨太在門外連摔帶砸,哭叫怒罵。
會館裡吃喝玩樂的,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某某局長夫人起步的,不僅絲毫不避諱,還大大方方的趴在門窗上瞧熱鬧。
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時不時還得添把柴拱拱火,那場面,可比戲臺子唱戲還好看呢。
沈老爺聽的一陣唏噓。
“周學愷曾經也是年輕有為,才華正盛的大才子,如今,可惜了。”
沈夫人才不管他有為無為的,反正經過週三姨太這麼一鬧,周家自知理虧,自此再不敢提“結親”二字。
若他們家不知好歹,還想繼續鬧下去……
沈夫人眯起眼,眼中閃過一抹厲色。
她重金請到會館的評話團自不是做擺設的,評話團裡的說書人能講出什麼精彩內容來,端看他們周家識不識抬舉了!
周家如何收拾爛攤子暫且不提,此時的宛京城卻是一派熱鬧。
北新軍連夜撤離後,城內漸漸恢復了往日繁華景象。
大街小巷張燈結綵,鑼鼓喧天,各大商鋪似是商量好了一般,上午十點鐘一到,鞭炮齊鳴。
白靈筠站在窗前看著遠處半空緩緩升起大團白煙,十分慶幸今日提早搬家的決定,若再晚半個小時出發,非得叫街上的炮仗煙火嗆壞了嗓子不可。
東城的洋樓鬧中取靜,去哪裡都方便。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裡有集中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