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三十六計之一:瞞天過海
在聯合企業逐步在中東市場站穩腳跟的同時,競爭者們並沒有停止對其的追擊。特別是在沙赫能源的重擊下,獨孤小生和李慧敏意識到,僅憑技術和品牌優勢已無法完全確保市場的領導地位。敵人將目光轉向了更加隱秘的方式——商業間諜。
一個清晨,獨孤小生剛剛坐進辦公室,李慧敏便急匆匆地走了進來,臉上帶著幾分憂慮:“獨總,我們有新情況了。公司最近發現一些異常,似乎有間諜在監視我們。”
獨孤小生並未表現出過多的驚訝,反而冷靜地看了她一眼:“又是沙赫能源的手段?”
“很有可能。”李慧敏點頭,“根據我們內部調查,近期有幾名外包人員頻繁進出我們的研發部門,而這些人並沒有正式的工作記錄。一些裝置的設計和技術細節,也在短時間內被轉移到了其他地方。”
“這麼說,他們已經開始採取行動了。”獨孤小生思索片刻,“不過,這樣的間諜行為也不一定能得到實質性的情報。沙赫能源雖然有資金和資源,但在技術和創新上,總是追趕不上我們。”
李慧敏眉頭微皺:“但若我們一不小心,技術的細節也會被他們利用,尤其是我們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智慧能源裝置,可能會成為他們超越我們的突破點。”
“我們不能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獨孤小生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既然敵人打算用這種方式來擊敗我們,那麼我們就利用他們的方式,反過來給他們一個致命一擊。”
獨孤小生與李慧敏迅速展開了反擊計劃。他們並沒有選擇正面交鋒,而是借用了《三十六計》中的第一計——“瞞天過海”。這計策的核心就是透過欺敵迷惑,使敵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完全錯失真實的情報,從而導致其在行動中的重大失誤。
“慧敏,我們需要製造一項虛假的技術突破,吸引沙赫能源的注意。”獨孤小生冷靜地分析,“透過這種方式,迫使他們將大量資源投入到一個錯誤的方向上,而我們則趁機在其他領域加速創新,遙遙領先。”
李慧敏聽了後,立刻明白了獨孤小生的用意:“你是說,我們要故意洩露出假技術,吸引沙赫能源的間諜去竊取這些資訊,然後讓他們在錯誤的方向上投入精力?”
“正是。”獨孤小生點了點頭,“而與此同時,我們將加快研發真正具有突破性意義的技術,這樣不僅能把沙赫能源引向歧途,還能在他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快速擴大我們的技術領先優勢。”
兩人商議過後,迅速部署了這一計劃。為了確保這一計策成功,獨孤小生決定親自安排一場“技術洩露”事件。
一週後,聯合企業的技術部門突然出現了一名“意外”的漏洞。部門內的一位工程師,透過一條假訊息將一項尚在實驗階段的技術突破傳遞給了外部合作方,而這一訊息的目的地,正是沙赫能源的情報人員。
獨孤小生與李慧敏暗中監控著這一行動,一切按計劃進行。沙赫能源的間諜果然上鉤,訊息傳到了沙赫能源的高層,隨即開始了他們的秘密調查和技術收購計劃。
與此同時,聯合企業的技術團隊開始加速推進真正的技術突破。獨孤小生有意將這項新技術的實際研發過程隱匿起來,所有進展都以假訊息為掩護,外界完全無法察覺真實的研發動向。
然而,沙赫能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個圈套。他們投入了大量資源,開始對這項假技術進行細緻分析,甚至派遣了專門的研發團隊來攻克這一技術難關。
“看得出來,他們已經完全陷入了我們設下的陷阱。”李慧敏在一份報告上看到沙赫能源的最新動向,輕聲說道,“他們現在將精力集中在我們設下的假技術上,完全沒有注意到我們在真正的技術突破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