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持槍與淩統對戰數合。哪知這淩統端得恐怖,攻勢一招比一招迅猛,張碩抵擋不住,欲要逃走,被淩統趁機一鞭掃中後背,打飛落馬。淩統欲要追殺,張碩從騎早見勢不妙,及時趕來截住。淩統奮然殺敵,將張碩從騎殺散,不過此時張碩已重新上馬,逃回陣中。淩統遂棄了張碩,趕往周泰身邊,欲要夾攻黃忠。黃忠見戰勢不妙,虛砍一刀,盪開陣腳,連忙撥馬回陣。周泰在後緊追,黃忠忽然轉身拈弓連射三箭,發射箭矢又快又準,周泰避過兩箭,第三箭在他腋窩護甲上擦出了一條劇烈的火花,周泰大驚,不敢再追。淩統亦見黃忠箭藝恐怖,不再追去。黃忠回到陣中,遂急令大軍發起進攻,周泰急令部下兵馬迎擊,兩軍混殺。因江夏大軍量多如潮,江東軍漸漸不抵,周泰令軍且退且戰,退回南昌城內。黃祖見勢一片大好,令軍直追,黃忠率前軍先至城下,南昌城上守軍齊發箭矢、滾石,將追得最急的近千江夏兵馬盡數擊斃。黃忠急忙領軍退開,蘇飛、黃祖兩部軍士壓來時,周泰已領軍趕至城上。黃祖眼見一時難以攻克南昌城,故令大軍先撤回大寨。
黃祖第一戰佔了不少優勢,信心大起,於是連日令軍強攻南昌城。周泰據城死守,借地勢與江夏軍硬抗。兩軍一攻一守,戰了近十日,兩軍各有傷亡。
入夜,江夏軍剛剛撤走。呂蒙、淩統兩將來尋周泰。雖眼下戰況不利,但呂蒙仍目光清澈,毫無丁點急意,給人的感覺甚是老成。
“周將軍,按照軍師的吩咐,我等是時候撤軍了。”
“嗯。我亦正有此意。我軍此時撤離,那黃承節定以為,我等恐守不住南昌,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故而撤走。而有這陣時日做幌子,也可為孫將軍日後詐降,免去黃承節幾分疑心。”
周泰微微頷首,遂令呂蒙、淩統二將傳令各部兵馬準備當夜撤離。
到了夜裡三更,南昌城內的江東兵馬盡數撤離,有江夏斥候探得,報之黃祖。黃祖聽報大喜,即派黃忠先引一部兵馬去探虛實,黃忠率軍抵達南昌城,果見南昌城無兵把守,於是黃忠引軍攻進南昌,奪了城池,一邊派人通知黃祖。
黃祖此行南下江東,自然不會甘心於幾城幾地,他想要的是整個江東。黃祖得了南昌城後,兵士歇息數日,即繼續進軍攻往九江。江夏大軍正行間,忽有孫靜來使求見,黃祖聞兵士來報,得知孫靜派來使求見,大喜過望,速速迎接。兩人執禮過後,孫靜來使將孫靜書信交予黃祖手上。黃祖急急拆開觀閱,信中所寫,如同他之所料。原來孫靜在會稽造反多日,與孫策的兵馬作戰,難抵彼軍鋒芒。孫靜連失城池,將被孫策兵馬逼得走投無路,故而發信黃祖,一為投誠,二是希望黃祖能夠趕來救援。
“哈哈哈!孫會稽眼光獨到,知江東遲早落入老夫之手,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老夫豈有不收錄之理!”
黃祖撫掌大笑,即重賞孫靜來使,孫靜來使拜謝退去。黃祖遂喚來軍中諸將於帳下商議。
黃祖麾下諸將得知孫靜投誠,臉色各有所變。黃忠眉頭深鎖,起身出席諫道。
“主公,孫、黃兩家積恨已久,水火不容。那孫靜豈會不顧仇恨,投誠於主公麾下,這其中恐是有詐!”
黃忠此言一出,蘇飛、張碩等將領皆出言附和。黃祖眼睛一眯,心中暗恨黃忠這無知匹夫,又在煽動軍心。不過黃祖表面還是堆起笑容,耐心解釋道。
“哈哈,漢升勿要多疑。孫靜與孫策之戰,已有一段時日。若是兩人一下子就分出勝負,我且會疑他有詐。但事實是兩人激戰已久,先前我又聞細作來報,在會稽郡內,橫屍遍野,皆是兩人麾下兵馬。如此看來,這其中豈會有假!
再者,孫、黃兩家結仇,皆因那孫文臺之故。如今孫文臺已死,而那孫靜並無得之他欲得之物,自然懷恨在心,當下又被孫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