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贈薄禮,謂之納吉,也就是‘過文定’。納徵,奉送禮金、禮餅、禮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禮,謂納徵,也就是‘過大禮’。請期:由男家請算命先生擇日,謂之請期,又稱‘乞日’,也就是‘擇日’。
親迎,新郎乘禮車,赴女家迎接新娘,謂之親迎。
安床,擇定良辰吉日,在婚禮前數天由好命佬將新床搬至適當位置。然後,在婚禮之前,再由好命婆負責鋪床,將床褥、床單及龍鳳被等鋪在床上,並撒上各式喜果,如紅棗、桂圓、荔枝幹、紅綠豆及紅包。安床後任何人皆不得進入新房及觸碰新床,直至結婚當晚新人進房為止。
除了親迎外,其他一切,周瓏都是替文翰準備好了。而又因為,陳留距離安邑遙遠,而文翰早在先前為蔡邕在安邑購置了宅院。而蔡邕也非是不會變通之人,便暫時將文翰為他購置的宅院當做女家之所。
文翰一路上,聽得這三書六禮是一頭霧水,頭昏腦眩,但最起碼他很清晰一點,他大婚的日子,快到了。周瓏說,當時擇好的良辰吉日,就在三日之後。
三日後,安邑城內,滿街道上都是紅光遍佈,一片大紅喜色。街道兩邊掛滿了雙喜燈籠,貼滿了紅彩福字,在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的街道上,人人臉上掛著都是歡喜激動之色,這些安邑的百姓為何如此高興?
因為,他們所敬重的太守大人,文翰今日大婚!
在安邑城所有的酒家,文翰原本有意包下,但是這些酒家的掌櫃卻是一致拒絕了文翰。這些掌櫃猜得出文翰的心思,文翰包下這些酒家,是想宴請安邑的百姓,與民同樂。但這些掌櫃又怎會去要文翰的銀兩,文翰推行屯田制度,造福了河東不知多少百姓,又將河東的叛亂剿滅,還以河東一個朗朗乾坤的安穩環境。
這些掌櫃親自來到文翰府內,說到他們作為河東的一份子,太守大人又是造福河東,太守大人大婚,他們願意免費做三日生意,花費的錢,就權當給予文翰的聘金。文翰有意拒絕,但是這些掌櫃個個都犟得似大水牛,當然這也是一份心意,文翰最後還是欣然接受了。
而此時,在文翰府內,各處的門窗都貼有雙喜彩紙,門頭長廊掛滿了雙喜燈籠,周圍都是穿著紅衣的僕人在忙忙碌碌地做著大婚需要的準備。
在文翰的房間內,周瓏又是叨叨絮絮地為他整理新郎服,周瓏將文翰身上的新郎服理平,看著文翰此時的樣子,鼻頭一酸,差點就留下淚來。
“哎呀。你這大男人的怎麼就只知哭鼻子呀。當真無用。你看,不凡頭上的新郎帽踏了,還有這衣襟不是這樣擺的。讓老孃來。”
在一旁的林氏,見到周瓏眼睛水霧朦朧的樣子,自己也差點哭了出來,快手快腳地來到文翰的身邊,幫文翰整理著衣襟。
有人常說,沒有娶親成家的男人,無論再有才能,都還是會缺了一份成熟。
文翰今日大婚,成家。一直看著文翰過來的周瓏夫婦,心裡不知為何就是有些說不出的滋味。
“大哥,嫂嫂。我。”
文翰也是眼睛一紅,張了張口,卻不知怎麼說出心裡的感受。在後世,他雙親早亡,他義父李如龍,為了讓他學會一身保命的本領,從小對他極為嚴厲,雖然有滿滿的親情,但都是隱著藏著。
而當文翰穿越到了東漢末年,周瓏夫婦給予他的親情,與李如龍的是迥然不同。他們唯恐文翰會受到一點傷害,直來直去地常常嘮叨,他們的愛、關切是毫無遮掩的。可以說,除了在文翰心中,除了李如龍外,他對周瓏夫婦的感情最重。他雖然口中喊著周瓏、林氏做哥哥、嫂嫂,但在內心,他卻將他們當做了父母一般的存在。在周瓏、林氏的身上,他好似找到了雙親的影子。
“不凡你怎麼也學你那無用的哥哥,大男人的,在大婚之日,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