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對其不利,連忙走前接過孫策手中的書信。
隨後劉備正欲拜謝,忽然在山頭道上響起一陣陣飛馳的馬蹄聲。孫策一驚,急忙催道。
“定是紀靈的兵馬追來。劉徐州,你快快退走。我領兵將他們引開!”
“今日之恩,劉某來日定有所報。孫將軍後會有期!”
孫策與劉備一點頭後,便引兵急速退去,奔向山下。不久孫策便遇見趕來的紀靈部隊,孫策大喝此處不見大耳賊身影,紀靈部隊皆信孫策之言,隨孫策撤出山內,望另一處山頭尋索而去。
劉備隱於一處,見孫策果然替他引開了追兵,當即心中恐慌定了些許。同時又想到自己三萬大軍被那周公瑾用計所滅,原以為自己此次九死一生,難以得救,未料到孫策竟放了他一條生路。
劉備雖不知,孫策、周瑜這兩人在計劃著什麼,但兩人的風采不禁令劉備為之一嘆。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孫文臺竟有如此虎兒,得子如此,夫復何求。而且那周公瑾計謀絕倫,這等絕世謀臣,竟願輔佐孫氏一脈。看來孫氏一脈,在不久後將會勢不可擋地崛起於天下啊。”
劉備默默一嘆,一直以來他都希望能有一個能為他施以大謀略,決勝於千里之外的絕是謀臣。只不過這種等級的謀士,不但可遇不可求,而且個個都是有自己一套擇主的方式,即使遇到了,若你不符合他們心中明主的要求,縱使你刀槍加身,他們也絕不會低頭。就像是陳登,劉備費勁苦心,陳登仍舊對他不冷不熱。
“這此等亂世中,若我再尋不得絕世謀臣,縱有再多猛將精兵,也難以立足啊!”
經過此役,劉備對尋求絕世謀臣的渴望,已到了無以復加。之後,劉備在潘鳳還有數百殘兵的保護下,一路急逃,數日後終逃回徐州廣陵郡。而他們逃回來不久,張飛護著糜竺、孫乾等人,亦逃回來了廣陵。張飛原以為劉備走散,或者遭遇不測,在戰場中尋找了許久無果。糜竺見戰場中不見潘鳳的身影,便勸說張飛,說劉備定是被潘鳳所救,得以逃脫,或許已逃回了廣陵。張飛深知其二哥潘鳳的能耐,若真如糜竺所說,劉備身邊有潘鳳護著,定然萬無一失,於是便殺出重圍,趕回廣陵。
至於劉備,亦是一直擔憂著張飛等人的安危,在廣陵再次與張飛等人相見,劉備見得張飛安然,不禁泫然淚下,張飛亦是環眼赤紅,一番情義感動,自然不在話下。
紀靈在周瑜的獻計下,水淹劉備三萬大軍,士氣如虹,直殺往廣陵。劉備聞得紀靈大軍殺來,急忙從東海調來軍士,集軍二萬,於廣陵淮陰與紀靈十萬大軍相抗。淮陰乃廣陵郡城,原先受曹仁所攻,陳登以陳氏豪門聲威,聚合廣陵豪門,出人力財力將淮陰城打造成一座固若金湯的固城。其中,許多守城之物,如箭矢、巨石、圓木尚存許多。
當初陳登手中無猛將所用,亦能硬是擋住了曹仁的數萬大軍。而此時,在淮陰城裡,不但守備之物齊全,又有潘鳳、張飛等猛將據守,陳登能予發揮的空間更為充沛。而先不管陳登是否有心投於劉備,才會出手相助。對於陳登來說,袁術雖有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還有宏大的勢力,但袁術剛愎自用,不聽謀臣之言,性子倨傲無比,比之劉備還為不堪。陳登自然不會讓徐州落入袁術之手。
陳登協助劉備穩守淮陰,二萬兵馬在陳登的調配下,硬是守住了紀靈十萬大軍的強攻。紀靈強攻不下,兵馬損失不少。連強攻數日,雖將淮陰城的兩座甕城攻破,但亦是付出了兩萬兵士的代價。
紀靈眼看損耗巨大,於一夜又尋來孫策、周瑜問計。
在紀靈的帳篷內,紀靈臉色凝重,投向周瑜的眼色充滿期待。
“軍師,淮陰城強攻不下,這幾日兵力損耗巨大。若是如此下去,即使攻破淮陰,我等亦要付出將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