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祥非常清楚沒有錢辦不成的事情,只要他們給足夠多的錢,就可以引進國外的技術。
就算不能引進漂亮國的技術,他們也可以引進歐洲那邊的技術,畢竟歐洲和他們國家的關係還沒有那麼僵。
而且歐洲的人只認錢,不認關係。
這對於朱正祥來說,當然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因為朱正祥知道科技發展是未來的必然趨向,他們只能按照這個方向去走,這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既然如此的話,那麼就一定要號召起來,跑在前面,先下手為強,後下手夭夭,永遠不要忘記這個道理。
王大慶聽了之後卻陷入了猶豫之中:“我感覺這個東西還是要根據市場來,你像這個煤礦現在確實是處於工業化發展時代。”
“但是這個電燈這個東西,它不是我們普通人可以用的東西,如果是奢侈品的話,那市場我們真的瞭解嗎?”
看來王大慶和縣長想的是一樣的,都認為這個是奢侈品市場還不是他們可以觸碰的。
但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選擇。
在這個年代,雖然說電燈非常稀少,但是電燈這麼好用的東西,大家怎麼可能不用呢?必然會認真去用的。
目前用的比較少,主要是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是電燈這個東西不便宜,然後還有電費。
另一方面就是因為發電站還不夠發達,包括各種線路還沒有連線鄉下的人根本沒有資格去用電燈。
然後有些城市裡的人可能也會選擇以前的方式。
這幾種原因加在一起就會導致電燈特別稀少。
再加上大家也會進行各種負面宣傳,說電燈本身消耗的錢太多,但是帶來的作用也就那麼一點點。
因為大家還沒有從以前的那種生活中跳出來。
以前的時候大家已經習慣了很長的這個不用電的時代。
電燈才是真正的新時代產品。
而且必然會成為大家日常最基本的產品。
說到電器的話,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不可或缺的這麼一個東西。
在這一點上,兩個人實際上就是產生了分歧。
而且王大慶本身也是一個比較固執的人,他自己堅定的東西他就不會改變。
“我個人是不太同意的,因為我們現在這個煤礦專案已經非常成功了,我們只需要把我們這個煤礦專案做好了不就行了嗎?”
“煤礦產業已經足夠我們做大做強,現在我們可能連東山煤礦的1\/10都沒有開發,而且我們還只是在搞露天煤礦。”
“我們接下來應該把重心放在地下煤礦。”
“反正不管怎麼說,我覺得這都是一件非常有希望的事情,我們不應該錯過!”
對方真的是說的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反駁的程度。
朱正祥聽了之後也抿了抿嘴,他當然知道對方的理由,說白了,就是覺得東山煤礦已經足夠了,而且他們對中山煤礦的開發還不夠。
東山煤礦是個很大的地方!
而且,東山煤礦是可以持續很久的開發。
他們能把這個事情做好,確實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這絕對不是朱正祥的目標。
王大慶想要墨守成規,但是朱正祥卻覺得必須要抓住當前的商機,所有的商機都不應該錯過。
不管是東山煤礦還是電燈產業,都是不錯的產業,完全沒有放棄的理由。
看來這個時代所帶來的一個觀念是很難扭轉的。
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所認知的東西。
在後面的時代去往前面看的話,就會覺得當時大家看中的東西實際上都是很普通的。
比如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