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朱正祥每天上班下班都是從東山煤礦到自己的家裡,這一段路程大概有四五里路,其實也不算短。
用腳踏車的話當然是會變快很多,但是摩托車豈不是變得更快?
摩托車本身就是可以完美替代腳踏車,而且可以達到更高的速度,那絕對是一個值得期待的事情。
抱著這種心情,朱正祥撥通了另外一個人的電話。
就是當初他攔下的那個有摩托車的人,然後要他留了一個電話。
要他留一個電話的原因是因為朱正祥就已經想到了,以後自己肯定會買摩托車的,想不到這個時間來的那麼快。
距離上一次恐怕也就兩三個月的時間吧,對方可能也想不到自己兩三個月就能買摩托車了。
當初也說了,讓他做一箇中間人可以給他中介費,所以他願意去做這件事情,只要聯絡他就可以買到摩托車。
“喂,你好!”
“嗯,你是誰呀?”
“我就是上一次把你攔下來想要買摩托車的那個人,我現在想要買摩托車了!”
電話那頭的人聽到了,當然是無比高興的,居然那麼快就想買摩托車了,因為買摩托車意味著他可以賺這個中間的錢。
摩托車在這個年代本來就是非常昂貴的東西,如果便宜的話也要700,貴的話要1000多。
像這個年代有幾個人可以拿得出1000多塊錢?
要知道在農村100塊錢的人就是很有錢的人。
如果能拿出1000多塊錢,那絕對是頂級富豪級別。
而且就算有1000多塊錢,你真的會用來買摩托車嗎?
不要忘了摩托車,可是還是要加油的!
在這個年代,雖然石油不算貴,但也是一個持續的輸出,一年的話可能也要個幾十上百塊。
所以說,這些都是要考量的東西!
但這些對於朱正祥來說,都不是問題,因為他現在確實可以賺到不少的錢。
“那你的意思是說你想買摩托車了是嗎?”
“是的,我想買摩托車了,我們在哪裡聯絡我去找你!”
“那你想買多貴的摩托車呢?”
這當然是件好事,不過這個人明顯是想提前確認一下對方的一個購價需求。
人在買東西之前對自己的資金都是有一個大概的限制的,太貴的或者太便宜的,就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朱正祥這邊給出的答案是:“我當然是儘量想買最好的,只要不是貴的離譜,我想我都能接受。”
“好好好,那我們就在政府門口見面吧!”
他們直接約在了政府門口,朱正祥這邊也是毫不猶豫的前往那個地方。
“好,我馬上就來!”
兩個人同時往那個地方趕,當然是那個有摩托車的人率先到達,因為他本來就是縣城的人,而且他有摩托車就更快。
他來到那個地方之後,大概等了半個小時之後,朱正祥那邊才過來。
朱正祥這邊一臉歉意:“恐怕讓你等了很久了吧?”
對方搖了搖頭:“也沒有多久,只有半個小時而已,走,我們去吧!”
朱正祥點了點頭,他們前往另外一個地方。
很快他們就來到一個裝修比較豪華的別墅,那裡是有專門的保安把手,不過看到是這個開摩托車的人就直接讓他進去了。
看來這裡真的很豪華,朱正祥一下子就意識到這裡的人非富即貴!
在這個年代,摩托車的地位就是如此的高,居然可以出現在這樣的場所!
一想到以後摩托車人手都有一個,那簡直就是難以置信。
在這個年代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