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圖熱鬧,平日裡與李兄見得不多,正好藉此機會聚一聚。”
趙長卿便只有應了。
邊城民風開放,待得到了牌坊街,見到兩位臉生男子,趙長卿就有些懵,凌騰低聲道,“陳姐夫和他弟妹們。”
趙長卿道,“不早跟我說。”
凌騰笑,“現在說也不晚。”
兩行人相遇,難免哥哥妹妹的一通見禮。
連主帶僕真是有二十來口子了,幸而陳家大郎早有準備,笑道,“知道騰弟要去燈樓湊熱鬧的,我是沒這等才華,倒是三郎也要去燈樓,我在附近的酒樓訂了包廂。有願意去燈樓的就去燈樓,若是不去的,在包廂裡玩兒也一樣。”
這種安排……
除了心懷鬼胎的陳大郎,誰願意大過節的在包廂裡待著啊。
趙長寧先很實在的說話了,他問,“陳大哥,你不去燈樓嗎?雖然咱們不會做詩猜謎的,不過,也可以跟著姐姐一起上去啊,燈樓裡有好吃的元宵和酒席。”
陳大郎輕咳一聲,“我就不去了。”
陳三郎笑著給兄長圓話,“大哥已經在衙門裡當差,是大人了,就不湊那個熱鬧了。”
趙長寧便不再說什麼,他轉而央求李明寶道,“李哥哥,這次我也不跟著姐姐去對詩猜謎,我跟著你去看比武射箭好不好?”
李明寶笑,“當然好。”
趙長寧問蘇白,“阿白,你要不要一起?”
蘇白道,“我同阿騰哥一起,阿騰哥去年就得了文房四寶,我也去開開眼界。”
最後,凌四姐不放心自家大姐,留在酒樓裡做電燈泡,其餘人或文或武或跟班,都去了燈樓湊熱鬧。這次趙蓉的詩依舊在三甲之列,趙長卿卻沒有去年的運氣,她只得了一套文房四寶安慰獎。倒是蘇白小小年紀也得了兩個墨錠,雖不比凌騰陳三郎斬獲頗多,不過想一想他的年紀,也是很不錯了。
凌騰還遇到了朋友同窗,倒不是外人,都是姓朱的,朱慶是袁氏的嫡長子,算來是趙長卿的表哥。還有一位朱姓族人,叫朱唐的,年紀與朱慶凌騰相仿,又與朱慶同輩,便一併以表兄稱呼。
朱慶朱唐也是與姐妹們一併來的,大家打過招呼,朱家人告辭離去。
凌騰趙長卿一行人都等了片刻,待得李明寶李明珠趙長寧出來後,大家方去了酒樓與陳大郎幾個匯合。凌大姐臉色微紅,帶著一抹羞意,凌四姐做電燈泡做的百無聊賴,見姐妹們回來,笑問,“怎麼樣,都得了什麼東西?”
大家又是一番說笑,及至天時已晚,方各回各家。
淩氏聽說陳大郎也去了燈市,只是一笑,“這些孩子們吶。”誰都年輕過,何況邊城人於男女大防看得並不嚴厲。兩人都已經定親,彼此多些瞭解並非壞事。
趙長寧道,“今天李哥哥又得了一把寶弓,可威風了。”
淩氏笑,“你趕緊去睡覺,明天一早就得上學了。”
趙長寧不大樂意上學,道,“娘,我不能晚幾天再去嗎?明天我還想跟楚哥哥一想逛燈會。”
淩氏道,“燈會也是晚上的事了,再說,是楚姑娘請你姐姐去,又沒請你。”
趙長寧道,“反正楚哥哥也都會在嘛。”
“那也是晚上的事了,你白天上學,晚上又不用上,快去睡,不然明早沒精神。”淩氏打發趙長寧去睡後,又叫白婆子拿來趙長寧的書包看了一遍,幾本蒙學都在裡面,連帶的筆墨紙硯也都擱好了。
趙長卿笑,“母親莫擔心,族學裡規矩嚴明,阿寧去了自然會大有長進。”
淩氏道,“覺著昨天還是小娃娃呢,一轉眼就上學唸書了。”
趙勇笑,“天晚了,長卿阿蓉也去休息吧。”
姐妹兩人便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