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的岡陵不下千處,比起雍丘的沙土崗要多得多。
岡陵多,只要稍稍修築一下,便是連綿起伏的防禦工事,鄢陵城四周的岡陵連成一片,營寨匆匆,層層阻隔,號稱是連營百里,防線更是達到五重。
第一重:典韋之子典滿、賈逵率三萬兵馬,守大河崗、野豬崗、彭家崗一帶;
第二重:劉曄、史渙率兩萬兵馬,守清風崗、黑羊崗、鳳凰崗一帶;
第三重:張既、孫禮率兩萬兵馬守楊村崗、惡龍崗一線;
第四重:于禁、夏侯德率三萬兵馬,守樂陵崗、孝崗一帶;
第五重:此戰主帥樂進、副帥曹休率四萬大軍,鎮守鄢陵城,主持整個鄢陵之戰大局。
五重戰線連環,後面一道防線既可在戰爭相持不下的時候派兵支援前一道防線,而且前道防線一旦被攻下,又可退守到第二道防線,而不至於像在野戰之中,一旦戰敗便是兵敗如山倒,數萬大軍成了潰軍,一鬨而散。
而最重要的兩點是:其一岡陵之地連綿起伏,公孫軍騎兵就失去了應有的威力,不會出現之前野戰之中,數倍兵力的曹軍士卒被一衝而散,連想逃都奔走不及,乖乖做了俘虜或者被斬殺;其二,鄢陵之地,不但岡陵遍佈,而且河流縱橫,小小縣境之內,竟然有二十多條河流,不宜大量駐軍。公孫白雖仍有二十八萬大軍,卻無法像之前的大戰一樣,放眼過去都是茫茫原野,幾十萬大軍可以齊頭並進、洶湧而來。在這樣的岡陵遍地、河流縱橫的地形,二十八萬公孫軍受地形限制,恐怕前軍到了大河崗,後軍還排在二十里之外,這樣兵力的優勢便在短時間之內幾乎不存在。
很顯然,這將是公孫白躍馬中原以來,最難打的一次大戰。
******************
洧水北岸,公孫白大軍雲集,旌旗招展,刀戟如林,整個河岸都是黑壓壓的一片軍馬,連綿起伏十數里。
洧水滔滔,向東而去,河面上白茫茫的一片,波濤翻滾,卻沒有半條船隻,若無公孫白在,這樣的通天大河,無疑是橫在公孫白麵前的一道天塹,但是對於擁有可以隨時祭出艨艟鬥艦的兵甲系統的公孫白來說,隨時可以讓天塹變通途。
一艘艘鬥艦,如同變戲法一般的出現在河面之上,緊接著又出現了一排排艨艟戰船,大小船隻擠滿了河灘,連綿數里。
隨著公孫白的一聲令下,排在第一波渡河的太平軍按照佇列順序,率先奔出萬人,依次走到戰船邊,魚貫而上。
江風獵獵,白帆如雲,一艘艘戰船載著上萬太平軍將士,浩浩蕩蕩的向南岸殺去,直搗曹軍水寨。
在戰船之上,有大黃弩和萬鈞連弩這樣的攻擊利器,而且舷高壁厚的鬥艦在前,艨艟在後,鬥艦上的船舷本身就是按照城垛的樣式建造的,如同一座移動的城池,再加上大鐵盾和鐵甲防護,想要突破曹軍萬餘人的水寨,根本就不在話下。
一個多時辰過去了,就在洧水北岸邊的公孫軍將士,正在耐心的等待著對岸的捷報傳來之時,卻見數艘走舸在江面上如飛而來。
“啟稟魏公,我軍戰艦在洧水南岸遭到賊軍阻擊,戰敗而回,折損過千人,一艘戰艦被擊沉,二十餘艘戰艦受損!”
“什麼?”
公孫白瞬間凌亂了。(未完待續。)
第420章 鄢陵之戰(二)——藤甲夜渡
昨夜最後5分鐘才完成第二更,一時間來不及起章節名,就來了個鄢陵之戰(一),這章就在(二)之後再加個名吧,省得大家一二三四五的看。
***********
原來滿寵在大雨之前,趁著水淺,便率眾在洧水南岸沿岸一帶,靠河岸的百五十步之內淺水處打滿了巨木樁,再以鐵鎖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