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了幾分酸悲愴涼。這也難怪娥皇、女英二妃尋舜帝至此,驚聞帝亡噩耗,乍見洞庭萋迷,濤橫路絕,招魂無處,直教二妃肝腸寸斷,淚染青竹,憂傷成疾,哀情殉身。
那洞庭盡頭便是巫山,即楚襄王夜宿高唐,夢會神女之處,“歡情未接,將辭而去;遷延引身,不可親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目略微眄,精采相授。志態橫出,不可勝記。意離未絕,神心怖覆;禮不遑訖,辭不及究;願假須臾,神女稱遽。徊腸傷氣,顛倒失據,黯然而暝,忽不知處。情獨私懷,誰者可語?惆悵垂涕,求之至曙。”楊玄瑛注視著天水相接之處,心中又不禁憶起在瓦崗山那些時日:“高唐一夜,夢斷巫山,長憶姝顏,誰與發華?玄瑛妹子這一曲念念情深,怎教人不盼白首齊眉。”李密之言猶在耳畔,可此刻二人已是天各一方。“巫峽夢散,鵲橋人空;飄塵無定,梗跡萍蹤;何寄宿念,斷雁孤鴻;寸陰若歲,折煞形容。玄瑛妹子這一去,務必多多保重。七夕有約,銀漢可渡,即已有盟共會京畿,縱使千難萬險,亦當生死不渝此約!”教人每念及此,又怎能不唏噓感慨。
可現如今,瓦崗山楊玄瑛也確實待不下去了,柴孝和之死,總教她心存愧意,難以釋懷;李密火併翟讓獨佔瓦崗,又不禁教她想起當年劉元進、管崇兄弟相殘以至江南起義覆滅。而更教她耿耿於心的,則是今年正月元宵,李密與柴孝姮於洛口成親,興洛倉城婚典隆重奢華:那一日城中喜氣洋洋,人山人海,各方豪傑均來捧場,其中不僅關中唐公李淵遣其長子李建成、女婿柴紹攜厚禮前來賀喜,尚有河北竇建德、河東劉黑闥、漢南朱桀、曹州孟海公等人親自登門祝慶。禮宴大殿掛燈結綵,賓朋滿堂,絲竹鑼鼓聲中,柴孝姮硃紅大襖,鳳冠霞帔,由李密攜其手共進大堂,於眾目下交拜天地,又同入洞房。而當晚喜筵一番喧鬧,也是徹夜未息,眾人皆是盡興方休。不過當時楊玄瑛仍在偃月城,稱病未赴洛口出席,這些均是後來王伯當前往偃月城之時告知於她。楊玄瑛聞之亦不願多想此事,當晚即下定決心,囑王伯當往洛口稍了口信與李密,便獨自出奔,終還是離開了瓦崗。
楊玄瑛獨自黯然而走,一時間也不知何去何從,腦中翻來覆去總是瓦崗太壇之夜李密所念的那闕“神女賦”,這渾然不覺之間,竟已先後度過漢水、長江,來到荊南。此刻她驟見古楚雲夢大澤橫臥面前,卻已不見高唐觀址,襄王一夢早已散盡,宋玉所辭徒增愁憂,教她不禁再生悵然之意,這便沿著洞庭湖水北岸一路走過,及今又過湘水,停在巴陵郡內,忽遇一場春雨瀟瀟而落,那雨聲悽怨,如似湘靈鼓瑟,傾吐衷腸,令她忍不住又為洞庭山水感觸心懷,於是即登上了臨湖閱軍樓,駐足再看雲夢全貌,這正是:
流沉夢渚臨湖灘,聽湘瑟聲殘。
憑高獨倚樓上,凍料峭春寒。
迷斷處,更何堪,舉途難。
洞庭煙雨,楚水雲波,溼盡闌干。
楊玄瑛正自沉浸遐思之中,乍被一陣急促奔馬蹄聲驚回,循聲望去,只見遠處林中前後奔出兩騎,直上湖畔石浦。楊玄瑛細看前面一騎,這身形分明是個女子,細雨朦朧之中瞧不清其樣貌,只依稀瞧出她催馬跑的甚是倉惶狼狽,而其後一名青年漢子,揚刀緊隨其後,不時幾聲大叱呼喝。如今天下大亂,盜匪層出不窮,打家劫舍,殺人越貨均是習以為常,楊玄瑛看那兩人你追我趕往這邊過來,料得必然又是匪徒追殺良家女子,頓時怒從心起,義憤填膺。想這些賊寇肆無忌憚,橫行作亂於光天化日之下,天理難容,自己又豈能袖手旁觀,於是楊玄瑛二話不說,立刻奔下閱軍樓,取了自己坐騎,上馬便急衝那二人過去。
楊玄瑛縱馬迎上前頭那名女子,一照面看清那人樣貌之時,不想竟是失散於塞北的魚蔓雲,直教她俄然一愣。而魚蔓雲也一眼認出了楊玄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