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再如何爭辯也無濟於事。她緩緩跪下,沉聲道:“父王,兒臣明白了。若這是為了楚國,兒臣願意去,但兒臣一定會為自己和楚國爭取一切該得的利益。”
楚王目露憐愛之色,走上前扶起羋月,嘆道:“月兒,你委屈了。父王定不會讓你孤立無援。”
羋月心中波瀾四起,但她的眼神卻逐漸堅定了下來。既然無法改變命運,她決心要在這場婚姻中,掌控屬於自己的力量。秦國雖然是虎狼之國,但她羋月,也絕不會輕易屈服!
就在楚王與羋月商議聯姻的次日,朝堂之上,楚國大夫陳珍挺身而出,提出了不同意見。他是楚國的忠臣耆老,深知這場聯姻背後的複雜局勢。
“陛下,”陳珍拱手施禮,聲音鏗鏘有力,“臣以為,聯姻並非上策!大秦雖強,但其野心昭然若揭。李憲年輕氣盛,征戰四方,步步擴張。這樁婚事不過是他進一步吞併楚國的計謀。若公主遠嫁,楚國將陷入被動,甚至喪失自主權。”
楚王聞言,神情一凝,沉聲問道:“陳大夫何以得出此結論?你可知,秦國強盛,若聯姻能保國泰民安,為何不可行?”
,!
陳珍直視楚王,語氣堅定:“陛下,大秦征伐西域,吞併犬戎與西涼,疆土擴張一倍以上。此時的李憲雄心勃勃,他豈會滿足於一場聯姻?臣以為,他必定藉此機會以婚為名,逐步控制楚國。陛下,秦國如今對外強勢,尤其在收復西域之後更是聲名鵲起。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東邊。公主若遠嫁,不僅不能穩固兩國關係,反而會將我們置於危境!”
朝堂中,許多大臣低聲議論,顯然陳珍的言辭激起了不小的反應。
楚王眉頭緊鎖:“陳珍,你說得有理,但大秦強盛,我們若不聯姻,豈能獨善其身?若李憲向東,楚國又有何力量與其抗衡?”
陳珍長嘆一聲:“陛下,正因為大秦強盛,才更需謹慎。與其屈從,不如早做防備。臣建議,與其將公主嫁入虎狼之國,不如聯合東邊的諸侯國,尤其是吳、越、齊等國。六國共抗大秦,方能避免亡國之危。”
他的話音剛落,楚國尚書司馬延上前一步,反駁道:“大夫此言未免太過誇大。六國合縱雖聽著有理,但各國自有利益盤算,如何能一致對外?與秦國聯姻,保和平數十載,未必不可。再者,公主入秦,若能博得秦國皇帝的寵愛,反而能在朝中為楚國爭取更多利益。”
陳珍冷笑一聲:“司馬大人說得輕鬆,您可知秦國後宮權謀風雲變幻,羋月公主雖聰慧,但若被捲入其中,豈能立足?況且,李憲剛剛登基,他的野心不容小覷,豈會將一國的和平寄託於婚姻?”
楚王聽著雙方爭辯,心中頗為為難。他明白陳珍的擔憂不無道理,但現實卻迫使他不得不權衡利弊。
“眾卿所言皆有道理,”楚王緩緩說道,“不過,孤王認為,眼下大秦強勢,聯姻或許是一條保全楚國的道路。但陳大夫的提醒孤也不會忽視,六國合縱之事,孤會派人密切聯絡。”
陳珍見楚王仍有聯姻的打算,頓時急切地上前一步,懇切道:“陛下,公主乃楚國明珠,萬不可輕易將她送入虎狼之口!臣請陛下三思!”
羋月站在一旁,默默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她心中也有動搖,畢竟陳珍的話正中她的擔憂。她低聲說道:“父王,陳大夫所言不無道理。我若嫁入秦國,未必能換來真正的和平。與其賭這一局,不如另謀他策。”
楚王看了看自己的女兒,目光復雜。他深知羋月的擔憂,但楚國的處境不容樂觀。經過片刻思索,楚王最終說道:“月兒,孤王理解你的不安,但大秦的實力不得不考慮。聯姻一事暫且擱置,孤會繼續與各國接觸。若真有更好的辦法,孤定不會勉強。”
羋月聞言,心中鬆了一口氣,但她知道,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