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都雖險,但城中百姓懼怕戰事。若能先擊潰吳軍外援,再圍困城池,恐怕吳王自會慌亂求降。”
黃飛虎點頭:“正是此意。”隨即大軍分為兩路,主力逼近建業,另一支小隊繞道出擊,切斷吳軍的後援糧道。
吳王城中糧道被截,數日之後,城內糧草不繼,士氣低落。程鈞率軍數次突圍,皆被馬驤阻擊,未能成功。眼見秦軍步步逼近,吳王終於不得已,派人請降。
黃飛虎聽聞吳王派使臣出城求和,冷笑一聲,對馬驤說道:“此戰歷經月餘,終於得以徹底平定。吳王不降,恐怕已無路可走了。”
馬驤點頭,隨即安排使者引吳王出城投降。
當天,吳王親自出城,衣衫襤褸,面容憔悴,向黃飛虎與馬驤跪地請降:“吳國無能,願歸順大秦,從此效忠陛下。”
黃飛虎冷然道:“吳王今日降服,為了天下太平,便饒你一命,但你不得再生反意。”
吳王低頭道:“我吳國從此歸順,不敢違背。”
此戰結束後,黃飛虎和馬驤率吳國降軍回朝,李憲得知訊息後大喜,親自在殿前接見黃飛虎和馬驤,並讚揚他們的戰功卓著。
李憲笑道:“黃將軍,馬將軍,此次出征,平定吳國,天下再無割據之勢,實在是勞苦功高!”
黃飛虎與馬驤一同拱手道:“臣等不負陛下重託,此次平定東南,皆為大秦榮耀!”
李憲朗聲笑道:“有爾等忠臣,朕大業得以延展,天下一統指日可待!”
隨著吳國的平定,秦國的疆域進一步擴充套件,李憲的目光開始投向越國。越國位於秦國南方,境內多山林密佈,地形險峻,善用遊擊之術,屢次在秦國邊境騷擾,李憲對此早已不滿,決定徹底征服越地,以保南疆穩定。
李憲在朝堂上召叢集臣,宣佈出兵計劃:“越國阻礙我南疆安定,擾我邊境百姓,朕決意揮軍南下,徹底平定越地,爾等有何建議?”
丞相楊安拱手進言:“陛下,越地山勢險峻、道路崎嶇,若強行征戰,需克服重重險阻,糧道難保。臣建議分兵兩路,從西北與東南合圍越國主城建安,以直取其王宮為目標。”
李憲點頭:“丞相之計甚妙。傳朕旨意,命大將軍黃飛虎為主帥,副將馬驤協同,另派先鋒將軍關寧先行深入,壓制越地守軍。其餘各路人馬一同進發,務必將越國納入秦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數日後,大秦軍隊集結完畢,浩浩蕩蕩地開拔南下。黃飛虎率領的主力軍從東南進軍,而關寧則率一支精銳先行突襲越地邊防。
在越地邊境,越王早已得到秦軍南下的訊息,心生不安。他召集文武大臣,面帶愁容地問道:“秦軍來勢洶洶,黃飛虎之名更是如雷貫耳,眾卿有何計策能保越地?”
越國大將阮英站出來拱手道:“大王,秦軍兵多勢大,但我越國山川險峻,可據險而守。只要我軍守住峽谷險道,便能拖住秦軍,再設伏於林間河邊,讓其難以深入。”
越王點頭,隨即下令越軍在各要道設伏,派出遊擊兵團不斷騷擾秦軍,試圖延緩大軍前進。
關寧帶領先鋒隊前進至越國邊境,行至一片密林之地。只見他凝神細聽,目光如炬,對副將說道:“越軍地勢有利,定會在此設伏,命前隊結陣,小心戒備!”
果然,關寧的話音剛落,四周突然響起號角聲,密林中箭如雨下,越軍埋伏的弓箭手瘋狂襲擊秦軍前鋒。關寧面色不改,沉著指揮,命士兵結盾迎擊,隨後率領精銳騎兵衝入密林,展開反擊。
經過數個時辰的激戰,越軍伏擊陣線被逐一突破,先鋒隊成功開路,繼續向越國腹地挺進。
與此同時,黃飛虎率主力軍從東南直逼越都建安。他站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