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的基層管理者,也由青龍一軍傷兵擔任。縣、府兩級,則是由廣州府過來的官員管理,確保對呂宋的絕對控制。
當地土著被奴役慣了,現在也只是換個勢力領導。青龍一軍的到來,也算是將這些土著解放出來,大多土著還是極為的順從。
有不少酋長,也是極力反抗,鼓動族兵動亂,就是不願意遷移出自己的地界。
面對這樣的情況,徐盛也沒有客氣,直接武力鎮壓強制遷移。
之前就殺了許多西國僱傭兵,連帶殺了許多土著兵。又有明人後裔從中協助,土著酋長的反抗,也只是增添一些麻煩而已…
廣州府武成堡。
待呂宋步入正軌,呂偉便返回廣州府覆命。為此王成找來一眾文武,一起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一眾人難得齊聚,在大廳裡吵得不可開交……
以呂昂為首的文官,建議穩步發展。
自從發行龍幣以來,使得府庫也極為的富有。
但這幾年擴張太快,先是交趾、臺灣,又到後來的呂宋。這幾個行省都是新附,行省之內也不平靜。
雖沒有大規模戰役,但時常爆發小規模戰鬥,武衛軍也是疲於應對。幾個新附行省,別說有收益了,只要不支出就好。
兩廣行省、雲貴行省、這兩地雖有些收入,但全用於接收中原百姓。還要防備中原的張獻忠,這兩地的收入,也可以忽略不計。
唯一有收益的就是,振華商會和大明錢莊。雖然收益頗豐,但經濟極為畸形。
以虎子為首的武官,則是建議繼續用兵,採取以戰養戰的策略。
現在的白虎一師、麒麟兩個師、朱雀一師、青龍二師、玄武一軍,將近二十萬人馬,都是待命狀態。只要將這些人動起來,不管是揮兵中原,還是揚武海外,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些人,見青龍一軍打的火熱。也是躍躍欲試,都想多建立一些功勳……
王成知道歷史發展的趨勢,也是有自己打算。對著呂偉轉移話題道:“渤泥國來使,是要朝見大明皇帝,還是來廣州府?”
聽王成這麼問,一眾人止住爭吵,同時看著呂偉。一眾人這才想起呂偉是說過,渤泥國使者與他一道回來。
呂偉雖是王成舅舅,也不敢大意。聽王成的問話,從太師椅上起身道:“渤泥國來使,是渤泥國的王子黃道益,想將渤泥國納入王成的管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