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不可,老臣有退敵之策……”
聽到鄭泰有退敵之策,鄭華抬手阻止侍衛。
鄭泰一直研究明人,不僅對明文化極為了解,對明人當下形式也相當清楚。
他認為,只要王成敢帶兵來攻,以現有軍隊難以抵擋。應當發動安南國民,依託地形優勢,共同抗擊王成的瓊州兵。現在大明是多事之秋,只要將瓊州兵拖入安南。等到大明發生變故,瓊州兵將不攻自破。
當聽到鄭泰還要聯合聯合,莫氏、南方 阮主,共同抗擊瓊州兵的時候。在場眾人,哈哈大笑起來。在安南這三家可謂世仇,其他兩家恨不得鄭家覆滅,又豈會和鄭家聯合。百年來的恩怨,哪是輕易化解的。
鄭泰也不以為意,當即向鄭華請命,願意為使者說動兩家聯合。
要是鄭泰有這能耐,直接說動王成不要出兵,也就沒這麼多事。只是鄭華現在也沒有好的辦法,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讓鄭泰全權處理相應事宜。只要不是割地賠款,什麼條件都答應兩家。
徵得鄭華的同意,鄭泰也不敢馬虎,直接北上前往莫氏的高平。
莫言接見鄭泰,就是想看鄭泰,是如何低聲下氣求他的。常年受鄭家的窩囊氣,難得趾高氣昂一回,莫言哪會放過。
哪曾想,鄭泰不按套路出牌。鄭泰不僅沒有求他,還說莫言命不久矣,只為見他最後一面。
莫言聽鄭泰這麼說,大怒要將鄭泰拖出去砍了。衛兵將鄭泰拖走的時候,鄭泰依然面不改色。這勾起莫言的好奇心。畢竟事關自己生死,莫言也不敢大意。
鄭泰這才給莫言講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
聽鄭泰這麼說,莫言也變得陰沉。要是明朝肯定看不上高平,換成王成就不一定了。
一時間,莫言也拿不定主意。再三思索,莫言還是同意鄭泰的請求:不讓瓊州兵,從高平經過。
得到莫言的答覆,鄭泰又南下,前往廣南面見阮主。
鄭泰又以唇亡齒寒的道理,說動阮主。讓阮主不要趁機攻擊廣平,讓廣平的鄭軍北上,護衛安南的周全。
阮主比莫言有格局,事關安南人生死,阮主願意派精兵一萬,共同抵禦瓊州兵。此舉可謂一箭雙鵰。派兵支援北方,不僅可以收穫民心。還為日後攻擊北方鄭主,奠定基礎。
在阮主看來,北方的鄭主,已經完了……
事情出奇的完成了,鄭泰彷彿年輕了十歲。看著安南的青山綠水,鄭泰感嘆:明人文化,果然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