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歷史軍事 > 明天再擱來歌曲 > 第24章 天啟第一炮

第24章 天啟第一炮 (第1/2頁)

天啟元年的第一天,正旦大朝會,開在泰和殿,不議事,只行禮儀,宣示我大明文成武德,萬國來朝。這場面聲勢浩蕩,竟有種“盛世”的虛妄感。

鐘鼓禮樂,淨鞭聲聲,大國氣象,儀式井然。

換上沉重的冠冕,校哥兒做回木頭人。

殿下紅袍大員林立,有如閱兵方陣,兩邊是真正高大威猛的軍士,但這些大漢將軍可上不了戰場,都是純粹的儀仗隊。

如紅色森林中的小溪,厚厚的地毯從皇帝寶座下延展開來,漫過三層的臺階才到達地面,復又流淌向前。

沿著這地毯,依次行來的,有臉蛋紅彤彤的高原人、黑瘦的東南亞人、髮型滑稽的倭人、假裝成大明人的高麗人……都對著高高在上的校哥兒三跪九叩。

校哥兒回以幾個簡單手勢,自有禮官一一答覆,相應賜禮。

現在沒心思理他們,攘外必先安內。

他的注意力都在近前幾位大員身上。

天啟朝的開局變化,與天下君子的預判全然不同,於是各家都在抓緊搖人,所以“永遠在路上”的閣老們,大都到了,除了最有份量的那個人。

面目古板的白鬍子老頭是沈?沈閣老,67歲了,乃是方從哲首輔的同鄉摯友,多次推薦給萬曆皇爺爺,終成正果。沈閣老待過工部和刑部,為人保守,力主節儉,反對鋪張,反對礦稅。他和徐光啟不大對付,當年南京教案驅逐傳教士,就是以他為首。

鬚眉茂盛,面有稜角的是史繼偕史閣老,61歲,胡建泉州人,黃克纘的同鄉。這是位易學大師,易經有變易、簡易、不易三層認知,史老在最高層,剛直不易。他偏又擅長查賬考核,朝中仇家無數。反正管你東林西林,“林北”照查不誤。史閣老的仕途,總是勤政辦人、遭彈劾、辭官、復出,如此迴圈播放,後來連閣老之位也懶得上任,反正“林北”沒多久又要歸隱林泉了。

面目和善的老者,是62歲的何宗彥何閣老,江西人,卻在湖北科考,東宮屬官出身,代掌禮部六年,善於識人選才,可惜幾次廷推都被齊黨言官攻擊,而今才入閣。因詩文頗佳,他與某書院關係也挺好。

三縷長鬚,風度翩翩的是朱國祚朱閣老。62歲,也是浙江人。朱閣老24歲考中狀元,文章書法天下聞名。他也是東宮帝師,三十四歲就執掌了禮部,因力爭國本,才影響了仕途。這位是真正的寬厚長者,酒中仙人,不與人黨,不與人爭,卻也簡拔過不少人才。

如此,朝堂相當平衡,正是猥瑣發育的時機啊……

一種莫名的直覺,校哥兒下意識一看,左邊紅袍大陣中有張陌生的臉

此人鬚髮皆白,面目剛正,站得標槍一樣筆直,看著閣老佇列的眼神,卻格外冰冷

這人臉上大義凜然……,正氣含量,大概是劉一燝的三倍。

新任太僕寺少卿趙南星,東林元老。前幾日“城門立雪”,沸沸揚揚,天下神往。

大朝終,小會起。

還是那五進官宅,茶香燈火,高官名仕,影影綽綽。

“夢白公返朝,天下振奮,正當一鼓作氣,不可再等”

“遼東戰事將啟,西南隱患重重,陛下年少頑劣,施政卻無大過,朝堂還需安穩些”

韓爌皺著眉頭,憂心忡忡。

“國家內憂外患,我輩正該挺身而出,豈能叫那些虛偽奸妄,把持朝堂?”

趙公昂然挺立,正義代言人一般

劉一燝一張黑臉上,喜氣一閃。而今他是次輔,如果……,

“且聽汪士克妙計”

“吾有八步連環,獻策諸公。三月得朝堂,七月安內宮,眾正盈朝,天子虛拱”

那電臺般磁厚的語聲輕輕遠去。雪夜的天空陰暗

最新小說: 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 我登頂成龍後,女將軍跪求原諒 命運冠位指定:冠位虛構史學家 四合院:重生獲得超級金手指 木葉:宇智波極端?獻上忠誠! 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 庶子逆襲:蕭逸塵的權謀征途與愛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手握百萬鐵騎,你說朕是反賊? 紫鸞記 古鐲通時空,假千金嬌養江陽王贏翻了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 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 綜影:當缺德瘋批拿了反派劇本 我在明日方舟當暗區聯絡人 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 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 明末之我若為王 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 邊水往事同人: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