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民、卑職學生在此思密達!”
三個新科進士連滾帶爬,跪在校哥兒面前,淚流滿面
“學生賤名,不敢入皇帝陛下耳,故而御前失儀,罪該萬死!”
他們身後跟著一個白衣少年,倒是跪得從容端莊
“無妨,平身吧”
校哥兒笑得如沐春風,親手扶起了四人
張維,第一個反應過來請罪的人,長得俊朗端正。他是元朝到朝鮮的回人後裔,儒學根基不錯,還是王陽明粉絲,此次是憑真本事考上的進士。另兩位就是典型的朝人長相了,圓臉扁鼻細眼,尤其那金自點,一雙小眼睛滴溜溜的轉,不停在流汗。
“朕的兩位老師,去歲入朝鮮擊潰後金之後,與朕說,雖然隔山跨海,但朝鮮與中原本是一家,朝人都是箕子後裔,不當因是屬國,而區別待之。”
“今歲科考,朕特地讓老師推選了你們幾位,果然真才實學,與我中原人才無異。”
“今科狀元文震孟,才學過人,更是名門之後,將授翰林院修撰,你們就跟著他去翰林院觀政半年吧。半年後,願意留在大明為官,或是以大明天子門生之身份返回朝鮮,都可以”
這話說得三人激動不已,尤其那金自點,一聽到“大明天子門生”,簡直兩眼放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宋時烈,聽聞你是朝鮮有名的少年才子,卻甘做書童前來觀看大明科舉,這求學之志,很好!所以朕特別準你今日赴瓊林宴,還準你與三位進士同入翰林院。你比朕還小兩歲,朕希望下一兩科,能看到你金榜題名”
“小民叩謝皇帝陛下!”
這十五歲小孩,彬彬有禮,毫不慌亂。比那三位進士更有才子相。
這幾位,當然是校哥兒和有關重臣的獨特安排了,他們都來自於朝鮮西人黨,也就是最粉大明的那個派系。
朝鮮號稱小中華,對中華糟粕,絕對是幾何倍數的學習放大。比如說士人優免,比如說黨爭,比如說門閥壟斷,比如說“君子之風”。新科狀元文震孟乃是大儒文徵明的後人,又多歷坎坷,厚積薄發,大器晚成,絕對能讓這三個跟班崇拜得一愣一愣的。
這一科得以進入翰林院的還有黃道周、倪元璐、傅冠、陳仁錫、汪喬年等人。對了,還有盧象升,校哥兒準備讓他短暫鍍個金。至於宋應升、宋應星兄弟,因在三甲,並不引人矚目,很快就劃入了工部徐光啟這裡。
-----------------
積雪消融,季節轉換,西北大地變成了一面壯闊的調色盤
淺白的雪、深褐的岩石、青翠的草芽、淡藍的淤積湖,被那甦醒解凍的黃色巨龍分為左右兩半。沿著安靜蜿蜒的渾濁河水,明軍的軍陣有如厚厚的紅色地毯,不斷向北鋪移。
他們的速度並不快,日行三四十里,對於半騎半步、挽馬充足的軍隊來說,有點過於沉穩了。
這種沉穩讓明軍顯得無懈可擊。
鄂爾多斯聯軍嘗試過很多種方法:若是騎兵攻擊,明軍的步兵就會拉出大車,以車為牆,變做車城。那車壁很厚,重箭根本不能擊穿,而明軍火銃手就躲在車後射擊,一旦接近,蒙人勇士就下餃子般紛紛被擊落馬下,而且車牆裡還伸出很多火炮管子,防備大軍衝陣。
六十年前,戚繼光就在薊鎮用這種戰法,擊敗了朵顏部,活捉了董狐狸。
聯軍嘗試過夜襲,試圖分隊分時衝擊,叫明人日夜不得安寧,沒想明軍根本不理睬,躲在車城裡呼呼大睡,只叫那些騎兵外圍巡邏驅趕。
那就幹掉明人的騎兵吧,這些明人騎兵又特別精銳,甲冑精良,馬上武功驚人,那些打著“尤”、“魯”、“馬”、“戚”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