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劉大海不顧董仲舒,而是自言道:“吾師曾發明元朔犁、水車、水磨等巧奪天工之物,不知董公的儒學能否創之?”
“吾知曉天下作物生長週期,知道作物何時該施肥,何時該鬆土,何時該澆水,何時該除蟲,何時應該種植,何時應該收穫,董公儒學可知之?”
“吾可根據人體脈搏跳動,而知此人身體是否有恙,董公儒學可知之?”
“吾能提純粗鹽,製造紙張,成批印字,董公儒學可知之?”
“董公以天地間山崩地裂雷電嘶鳴來規勸陛下作天人感應,不知董公可知為何會山崩地裂?又為何會雷電嘶鳴?”
“董公可知,為何您如廁之時,排洩之物會落在地上而不反向其行?”
“吾師曾言,坐地日行八萬裡,董公儒學可知其中之妙?”
“諸子百家,各有千秋,各有所長,董公為何以一己之見,而視天下百家為糟蹋?”
“董公當真不願給我們這些山門中人一條活路?”
此時董仲舒已經眉頭緊皺,自己居然被一個黃口小兒問的啞口無言,難道自己真的錯了?
不,子曰術業有專攻,對方是在以己之長,攻他人之短罷了。
不過這劉氏子居然也是山門中人?
可是對方明明應該是商賈之子罷了?
不過從對方剛才所言,那些東西也只有山門中人才能知曉。
而再綜合對方成名之前的表現,這太像山門中人的作風了。
董仲舒忍不住問道:“不知劉氏子山門何在?”
劉大海一臉嚮往的道:“吾師曾言,華夏理工的傳承今後就依靠我了。”
董仲舒聞言瞬間怒道:“劉氏小兒居然膽敢唬弄於我?天下百家,老夫從來沒有聽說過這華夏理工,
況且,就算你出自山門,可怎敢以華夏二字為稱?”
劉大海聞言淡淡地道:“董公敢說自己熟知天下山門?諸子百家何其多也,隱世不出之山門,董公未曾聽說過豈不是很正常?”
董仲舒冷哼一聲:“那你們焉敢以華夏為名?豈不怕其他百家共擊之?”
劉大海有些莫名奇妙的看向董仲舒,現在百家共擊之的是他儒家好不好啊!
董仲舒見此不再多言此事,而是道:“今日老夫來總共三件事,如今第一件事已經清楚了,
第二件事,不知公子可願意併入我儒家?老夫保證你山門學問能在我儒家推廣下發揚光大!”
董仲舒給的條件很誘人,名垂青史何人不想?
只是劉大海害怕對方只是想借自己之力助他真正實現獨尊儒術罷黜百家。
這泥潭劉大海可不願輕易踏入。
見劉大海搖頭,董仲舒心中已經有數,想要讓其他山門併入儒家,何其難也,他也不強求。
只見董仲舒坐姿端正,微微向劉大海一拱手道:“不知劉氏子可願意把那快速刊印報紙之術傳於我儒家?”
這是董仲舒此行最大的目的,若能知曉此術,捨去報紙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