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還拜帖的是張三。
秦管家已經回到了內院,交由張三接收來往書信。
身為繡衣使者,張三自然知曉董仲舒的身份。
只見其來到了馬車前道:“還請董公見諒,我家少爺目前移居到了平陽侯府,
若是董公想要見我家少爺,還請移步平陽侯府。”
馬車內淡淡的聲音傳來:“平陽侯府不適合我這種人前往,
你還是把這份拜帖幫老夫轉交給你家少爺吧,就說我董仲舒在此地等候他回來。”
張三心中咒罵這個老不死的,閒著沒事來欺負自家少爺。
要不是對方身份對陛下有大用,張三真想一刀劈了這廝。
張三無奈,讓儒家當今名聲最顯赫的大儒在一個起始於商賈的廷掾府前久等,必將會引來天下孺生的文字謾罵。
不行,自己必須得把這事和陛下說一聲。
在張三看來,劉穎並不可怕,對方畢竟是皇室,但董仲舒就不一樣了。
儒家子弟眾多,若是天下儒生都對少爺口誅筆伐,那少爺日後登基就無望了。
他還想混個從龍之功呢,可不能讓這老傢伙給攪亂了。
於是張三親自命人把拜帖送到平陽侯府,然後自己急忙忙向建章宮駛去。
張三來到了建章宮,見這裡戒備森嚴,有些疑惑。
他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建章宮是如此陣仗了。
但很快他就看到了熟人隋離。
隋離見是張三,就點了點頭,若是其他人,此時隋離肯定不允許進去。
但張三就另算了,畢竟是少爺身邊的紅人。
張三心懷忐忑的踏入了建章宮內,然後就見到兩旁站了不少奇怪的人,一個個閉目沉思不言。
見他進來,不少人看了他一眼,就不再關心。
大廳內很沉悶,張三知道,陛下這應該是在討論什麼大事,或者說還沒開始討論。
見陛下對自己擺擺手,張三立即走到了陛下身旁,但他不敢靠的太近。
因為今天陛下身旁站了四個執金吾壯士,而且,不用張三猜測,這建章宮內暗中還有不少同行在。
劉徹見張三不再向前,淡淡地道:“過來吧,朕還是信得過你的。”
張三聞言激動異常,然後來到其身旁,小心稟告了劉氏莊園之事。
劉徹聞言皺了皺眉,然後揮手示意張三離去。
隨後看向下方眾人道:“諸位,你們要等的人如今還不急不緩地在劉氏莊園等候劉氏子歸來呢。”
聽見劉徹出此言,下方之人頓時沒再有之前的淡定。
他們以為董仲舒那個老不死的是在擺架子,讓他們在此等候他呢!
原來居然是揹著他們想要去拉攏那劉氏子。
很快,不少人就看向了淡定坐在上方的劉徹。
劉徹見此微微一笑道:“呵呵,你們誰願意持朕的聖旨,去把董公接來,若不然,我們今天可就討論不出個所以然了。”
劉徹此時胸有成竹,面對諸子百家,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淡定過。
這都是自己的好大兒的功勞,報紙一出,這些人沒一個能坐的住的。
還不是得乖乖來求朕?
劉徹淡淡的掃視著底下這群人,以後,不怕他們不為自己的大漢國效力了。
劉穎從人群中站出來道:“陛下,吾和那劉氏子較為熟悉,不如吾再走一趟就是。”
劉徹點了點頭,然後將一份聖旨讓身旁的太監遞給劉穎。
隨後開始思考,自己該如何把這些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大海已經把機會給自己了,至於能否駕馭的了這些人,就看他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