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並不是認為大漢國的讀書人越少越好。
他認為,大漢國的讀書人夠他使用就足夠了。
如果大漢國全都是讀書人,那誰去帶兵打仗呢?誰去種田經商呢?
站在劉徹的角度,他無法理解全民皆是讀書人的恐怖。
因為後世的事情他不知曉,而觀有史以來,能夠借鑑的也不多。
他劉徹也不過是在摸索著如何才能讓大漢國更加強大而已。
隨即劉徹緩緩開口道:“那大海你說,我們大漢國如何才能變得更強?如何才能支援你爹我去做你說的那些事情?”
無論是匈奴還是西域,那自然是劉徹的目標。
只是現在還不到時候,如果時機到了,劉徹自然會把那些地方統統變成大漢國的領土。
所以劉徹現在很想聽一聽大海的見解。
畢竟他這個兒子,以及那華夏理工,他劉徹還真有些捉摸不透。
劉大海神氣地給了劉徹一個肯定的眼神,這就對了嘛!
雖然您是爹,但是有時候您就不一定有兒子看的長遠。
畢竟您兒子啊,可不是一般人。
看著劉大海神氣的模樣,劉徹恨的牙癢癢。
本來以為對方知道自己就是大漢國的一國之君後,會多少有些畏懼自己。
但沒想到,這臭小子更加肆無忌憚了。
不行,今天對方有兩個護身神保護是打不了了,以後定要找個機會好好教訓教訓這臭小子。
年紀輕輕不知道天高地厚可不行!
劉大海這次道:“所以啊爹,您要想做到萬國來朝,全民識字是第一步,雖然全民識字是一個極為緩慢的過程,但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
“老爹啊,你不要狹隘的以為,讀書人就只能走仕途,孔夫子一行人可是各個文武雙全,要不然一群弱不禁風的孺子如何去傳教?
真正能做到君子六藝的讀書人,可以說個個是人才,統軍打仗亦不在話下。”
“而且老爹你想一想,若是整個軍隊裡的人都有一定的文化,那他們才能真正的理解上面下達的軍令,做到令行禁止。”
“老爹你想一想,那樣一支軍隊會是如何的恐怖?”
劉徹點了點頭,大海說的確實有一定道理。
聽說騎都尉全員似乎都識字,雖然不能說文化水平比得上正經讀書人,但是最基本的命令還是能夠正確理解的。
但是劉徹也知道,讓一群整日裡在戰場上廝殺的大漢去做讀書寫字的事情,有多難。
他們從心底就抗拒,騎都尉要不是因為都是一群少年人,也不會做到全軍識字。
所以即使日後大規模設立學堂,他也不會主動要求那些老兵們去讀書認字。
見老爹點頭,劉大海不得不感慨,自己老爹確實不是一個昏君。
他是一個喜歡事事都要自己搞明白的強迫症君王。
如果是個昏君,隨便糊弄糊弄就能去執行了。
隨即劉大海又接著道:“老爹,您覺得我們如今大漢國內百姓的生活如何?”
劉徹聞言自信地道:“相比於前朝,百姓生活的更加美好了,而且,因為你那土豆,以及一系列的提高產量的法子,還有農家的努力,如今大漢國幾乎沒有餓死者了。”
“而且,朕也儘可能地降低了百姓們的稅賦,可以說,我們大漢國的百姓,要比以往所有朝代的百姓都過活的更好。”
劉大海點了點頭,這些自然少不了他的努力:“那老爹,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百姓吃飽了肚子之後,他們的需求會發生什麼變化?”
劉徹思考了片刻,然後試探性地開口道:“讓自己的孩子去讀書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