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喜歡幻龍的老姚 送來的完結666,十分感謝!!!)
淮南之地。
某處大漢週報誦讀之處。
一名負責誦讀報紙的官員正揮手示意著底下的人安靜。
“諸位同鄉,雖然今天天氣不妙,下起了些小雨,但還是感謝你們一如既往的前來這裡聽一聽最新一期的大漢週報。”
“就如當今陛下所言,大漢國的興盛,離不開大漢國的每一位百姓。”
“而你們每週前來聽取週報,也是對我們大漢國的一種認可。”
幾名百姓一遍用木棍扣掉破爛鞋底的泥巴,一邊對身旁人說:“我們這道路也太破了,稍微下點雨,就變得泥濘不堪。”
“不是說大漢國各處的大商人都在主動出資修路嗎?怎麼我們這裡就沒有動靜呢?”
“誰說不是呢!我們這地界的商人,真是一個比一個黑心,就知道賺我們的血汗錢,該他們出力的時候,一個比一個躲得遠。”
“唉,幾位還是慎言,你們不知道我們這地界最大的商人是誰嗎?”
“我們這裡可是淮南王的封地,那些商人也都是淮南王府的商人,修路不修路,還不是那位王一句話的事情。”
“我們還是先別吵了吧,還是聽聽先生這一週我們大漢國各地都發生什麼大事了吧。”
誦讀報紙的官員見底下人終於安靜下來,這才開口道:“上週,我大漢國各郡都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商人出資僱傭本地百姓修建本地道路,商人獲得了名聲,百姓獲得了做工的錢財,從而又去商人那裡購買所需物品,達成了多贏的局面。”
“下面記錄的是隴西郡一位普通百姓的感慨:
俺是牛大膽,來自隴西郡忘牛村,俺只是個普通的農人,官府讓俺說說俺感覺到的大漢國變化,
俺沒有文化,也不知道說什麼,俺只知道,最近俺們村的道路都修成了漂亮又平坦堅硬的水泥路,直通縣城,以前一下雨就泥濘的土路再也沒了,
俺還參與了修路,一週能賺70枚元朔幣,這都趕上俺種兩畝地的錢財了,俺還是第一次這麼快賺這麼多錢。”
“村裡還修建了個學堂,俺的大娃子剛好也到了上學的年紀,沒想到俺牛家還能出個讀書人,嘿嘿,俺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對了,俺還跟著俺們里長申請在俺們村創辦了一個養豬廠,廠裡已經有一百來頭的豬崽子了,
俺每天看著這些豬崽子長大,別提多高興了,俺現在就希望這些豬崽子健健康康長大,那樣俺們就能將這些豬崽子賣給大戶人家,再賺上些錢財了。”
“讓俺說別的俺也不懂,反正俺們村和附近的幾個村都比以前生活的好的多了,想必咱大漢國其他各地也都是這樣吧?”
“俺牛大膽在這裡祝所有農人兄弟都跟上國家的政策,早日過上好日子。”
誦讀報紙的官員唸完,地下無數老少一個個陷入了沉思。
一聽就知道這肯定是個和他們一樣沒什麼文化的人說的這段話。
可是為什麼他們那裡都已經修上了水泥路了?
而且他一個農人還能去辦什麼養豬場?
一百多頭豬崽子啊,要是長成了,那得能換多少錢啊?
而且,還是隴西郡,那不是原來得邊郡嗎?
聽說那些邊郡都是極其窮苦之地啊?
他們這淮南之地,土地肥沃,雖然比不上長安附近和關中,但也算是富庶之地了。
可如今怎麼成了他們這裡日子過的最苦?
誦讀報紙的官員見下面的農人們又開始討論起來,忍不住嘆息一聲道:
“其實這也不怪你們不夠勤勞,誰讓這是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