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又一次率大軍離開了。
劉大海、霍去病四人舉目相送。
劉大海敏銳的發現,衛青大軍中的騎兵,換上了嶄新的裝備。
一大半步兵也同樣換上了新式武器。
不得不說,劉徹的做事效率還是足夠高的。
而且,即使在不缺錢的情況下,能夠為兩支大軍幾乎全部更換新裝備,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毫無疑問,大漢國最先進的一批裝備,就在眼前這群士兵們身上。
也只有這些與匈奴作戰的兵卒,才能率先換上鋼製盔甲和武器。
至於那些原本使用的武器,劉大海覺得很有可能淘汰給郡縣兵了。
這相當於大漢國整體軍事力量進行了一次大提升。
這次河套之戰,雙方實力基本沒有了差距,比拼的就是將領的統軍能力,將士的勇猛程度。
以及劉大海不願提及的上天的眷顧。
衛霍二人,真是大漢國之幸啊!
目送大軍離去之後,劉大海就回到劉氏莊園繼續琢磨新事物去了。
想要依靠現有事物讓元朔鎮吸引全大漢商人,還遠遠不夠。
至於擴建工廠和招納工人這種事,有東方朔負責完全足夠。
漢武帝時期的瓷器主要是灰陶,劉大海對此極為不滿意。
就這,稍微上點檔次的還很昂貴。
而劉大海則希望使用的是琉璃。
這東西后世十分廉價,用起來不但十分舒服,還極為精美,總之逼格很高。
在這個時代,只要劉大海能夠成功燒出來,那每一件都價值萬金。
而且,琉璃製品其實對劉氏產業作用非常大。
如果能夠燒製琉璃,那玻璃自然就有了。
玻璃溫室大棚自然孕育而生。
而且,自己劉氏酒也可以再提高一個包裝檔次。
總之,燒琉璃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比細鹽和酒水生意還要賺錢。
尤其是這東西剛在貴族圈子裡流傳的時候。
想必就算是劉徹見到了琉璃製品,也會稱讚其為曠世珍寶。
劉大海研製新東西的時候,能待在他身邊的人不多。
曹襄自然攔不住,就算你在拉屎,他也想去跟著看看。
還美名曰山門中人拉的屎居然也是臭的。
剩下的就是牛二和那群他親自教導的半大小子。
連秦老和張三劉大海都不放心。
燒琉璃的過程很複雜,一件琉璃製品要足足十幾天時間才能燒製完畢。
就這,還不能保證一定是成品。
劉大海覺得這可能是自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一件事情。
雖然他知道燒製的全過程,但畢竟經驗太欠缺了。
劉大海第一批一共燒製了二十多件琉璃製品。
大多為一些杯子和茶壺。
不出其所料,沒有一件成品,連半成品都只有一件。
曹襄不慌不忙的把那件半成品放在手中仔細端詳,而後道:“大海啊,這就是你說的寶貝?”
劉大海點了點頭:“這東西叫琉璃,成品色彩極佳,能透光,是難得的寶貝。”
曹襄可惜的看著那半拉成品琉璃杯,他知道,這玩意要是成形了,通體透光,一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貝。
最關鍵的是,這玩意是用土燒製出來的。
曹襄不懂燒製這東西的土和那灰陶的土有什麼區別。
但是很明顯,這玩意要比灰陶製品精美千百倍。
身為大漢最頂層的富人階級,曹襄已經看到了這東西的市場和價值。
“大海,這玩意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