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章見前一章後半部分。)
劉徹決定廢除普通百姓算賦和口稅,以及田地租稅三十稅一改為了五十稅一。
這件涉及到天下百姓的大事,被透過報紙這一宣傳途徑,整整宣傳了一個月之久。
如果說現在有人膽敢在百姓面前罵劉徹是個昏君。
那他很有可能被一眾百姓毆打一頓,然後送及官府,告他有謀反之心。
算賦和口稅都是古代的人頭稅,一個針對成年人一個針對孩童的。
可以說是無數普通家庭的一大負擔。
但現在,他們英明神武的陛下劉徹,廢除了這兩項稅賦。
同時還降低了他們每年要交的田地產出稅。
這相當於,原本他們背上的一座大山,突然被人搬走了。
這讓無數百姓紛紛拍手叫好,劉徹無形中獲得了天下萬民的終極認可。
而這也會讓天下萬民自發的為劉徹維護他皇室的尊嚴。
和這件事相比,劉徹最近的另外兩項大舉動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劉徹最終還是收回了鑄幣權歸少府所有。
同時釋出了一種官方的新型銅幣。
對這件事,天下百姓認為早就該這麼做了。
他們百姓才是多種銅錢同時流行的最大受害者。
至於那些諸侯國有什麼損失,天下百姓才不關心。
若不是因為那些諸侯國盤踞了大量的土地和財富,他們還能更富裕一些。
隨著對劉徹的呼聲越來越高,就沒有人再敢替諸侯國發聲了。
如今劉徹不但在軍事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大破匈奴,還深得天下民心。
這樣的聖明之君,他的王位穩如泰山。
劉大海握著一枚劉徹新發布的銅錢,仔細打量了一番,然後輕輕嘆了口氣。
他的美夢沒了,這銅幣上印的人不是他老爹。
劉大海做夢也曾想過,若是他老爹就是劉徹該多好啊!
可現實告訴他,那終究是他的白日夢。
不過只要他把劉據收入自己門下,他老爹是不是劉徹都無所謂了。
隨即劉大海看向曹襄道:“阿襄,你舅舅就長這個樣子嗎?”
曹襄淡淡地道:“這不是我舅舅啊,這位是我大漢的建立者高祖。”
本來他舅舅是打算用自己頭像的,結果想到到時候大海豈不是一眼就看出來了。
所以他舅舅把這個大好機會讓給了高祖,大漢的建立者。
劉大海咂咂舌,道原來如此啊。
只是劉徹居然能放過如此機會宣揚自己的聖明?
劉徹新鑄的銅錢有好幾種,就如劉大海所說的那樣。
這種印有高祖頭像的新型銅錢被統一稱為元朔幣。
元朔的含義很適合這種新發型的銅錢。
元朔幣的最小面額不是通常認為的一個銅錢。
而是類似於後世的一毛錢,代表著十分之一個銅錢,同樣還有類似的五毛錢代表半個銅錢。
這種代表半個銅錢的貨幣,除了大小是正常銅錢的一般,以及上面印了個數字5外,其餘和其他銅錢沒有區別。
那與其一般大小印有1數字的則代表著十分之一個銅錢。
其餘銅錢則大小是其一倍,分別印有數字1、5、10、20、50、100,代表著不同價位的銅錢。
與原始銅錢不同的是,這些高價位的銅錢,其中是蘊含著不同量的黃金的。
劉徹在搞明白了數字的便利之處,對其十分認可。
這元朔幣就是他極度認可的一種表現。
新的貨幣出現了,物價也被新的貨幣重新定